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本地要闻 >> 正文

情系困难老年群体 助力提升养老服务品质

来源:

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德令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结合“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努力为全市广大困难老年人排忧解难,办实事、做好事。

精准施策,提升养老服务品质依据老年人自理能力等级,靶向精准实施养老政策,以政府购买服务和聘请第三方考核的方式,提升养老服务工作质量。一是严格养老补贴标准。建立居家养老组织协调机构和生活服务平台,依据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等级,严格执行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标准。按照新修订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养老服务实施办法》,根据完全自理、轻度、中度、重度、失能等级,确定老年人自理能力等级,分类实施补贴标准。二是政府统一购买养老服务。通过政府统一购买养老服务,保证服务的专业性和便捷性。全市前后引进三家养老服务机构,为60周岁以上和80周岁以上特困供养老人、重点优抚对象等老年群体,提供家庭保洁、助浴助医、精神慰藉、代办服务等居家养老服务。近两年共支付居家养老服务费约215万元,覆盖老年群体800余人。三是聘请第三方进行考核。为保障居家养老服务单位服务质量达标,聘请第三方评估公司,对居家养老服务单位的服务质量定期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标准化考核,并建立德令哈市养老服务机构引进退出机制,依据居家养老服务单位综合绩效考评结果,适时引进服务质量好、性价比高和专业性强的服务机构,退出综合绩效考评不达标、服务质量低的服务机构。

项目运作,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坚持项目化运作,多层面、全方位推进各类养老机构建设,着力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矩阵。一是努力提升市敬老院服务功能。投入350余万元,实施敬老院能力提升和消防安全改造工程,着力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为集中居住在市敬老院的特困老人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二是建设区域化养老服务中心。围绕打造河东、河西2个区域化养老服务中心目标,拟投资660万元在河东街道建设“市长江路社区居家养老网络服务中心”,统筹浙江援青资金800万元在河西街道建设“德令哈市农村养老服务中心”,更好地为高龄、空巢、失独、生活困难等老年人群提供生活照料、休息娱乐等功能相对完善的日常服务,带动带动全市养老服务提档升级。三是完善11个社区日间照料网。近几年,德令哈市先后投入资金900余万元,采取新建、购置、改造等方式,建成11个超200平方米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每个社区配置床位10-15张,配备灶具、活动、娱乐器材和床铺、电视、洗衣机等设施设备,方便社区老年人就近享受养老服务。筹集资金200余万元,建成“德令哈市尊老爱幼中央厨房”,为全社会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

强化投入,丰富养老服务载体。坚持组织领导、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硬件设施、资金保障“五”到位,建立居家养老组织协调机构和生活服务平台,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现有财政支持力度不变的前提下,依据困难老年群体数量增长情况,逐年按一定比例增加财政投入力度,保证全市困难老年群体的覆盖面和生活质量。同时发挥社会力量,组织志愿者、退休人群为困难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共同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建设。二是丰富居家养老服务种类。除提供家庭保洁、助浴助医等常态化养老服务项目,根据困难老年人群日常不同需求,增加书法绘画、体育健身、法律维权等新型服务项目,满足不同困难老人的个性化需求。2022年,为全市61名分散特困供养老年人增加居家养老服务频次和服务种类。三是延伸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触角。围绕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重点关注失能、半失能、80岁以上老年人等群体,投资105万元为153户老年人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围绕防滑、防摔、防火、助力、助听、助行等重点环节,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对老年人住宅及家具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

上一条:德令哈市召开2023年普通高考安全会议 下一条:王大磊调研全市民族宗教工作

关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