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本地要闻 >> 正文

深化“组团式”援青教育辐射效应助力德令哈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

德令哈市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州关于援青工作各项部署要求,全面贯彻新时代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教学均衡化,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加快构建育有所学、学有优教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坚持党管人才,把准工作总基调。强化组织引领。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深刻认识援青教师人才帮扶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固本培基、立柱架梁”的教育理念,市委主要领导赴学校为师生讲授思政课,慰问援青教师,2名援青教师任职市教育局党组成员,真正为专业人才搭台铺路,实现了人才与岗位良性互动。深化服务保障。聚焦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效利用援青资金,大力实施学校硬化升级改造工程,通过不断加大标准化、规范化学校的创建力度,实现校园绿化、美化、硬化、净化,充分发挥校园环境育人的功能,不断提升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加大关心关爱。秉承“开放聚才、精准育才、大胆用才、用情留才”的工作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进人才安居工程,保障各层次人才阶段性住房需求。制定《德令哈市人才公寓管理办法(试行)》,累计投资1100余万元,打造“拎包入住式”人才公寓72套。

秉持兼收并蓄,打造教育新高地。打造“云端教学”。与杭州市开通“之江汇”教育广场、“青鸟云课”“互联网教研”等“空中课堂”,以“互联网+精准教育”方式,共享网络课程1200余门、优质教育微课3万余节,开展交流互助活动17场次,形成线上“空中课堂”、线下“名师送教”相结合的智力帮扶新亮点。健全“智力帮扶”机制。建立工作交流会商机制,注重发挥杭州人才、理念、资源优势,通过开展校校结对和多校结对,借鉴和引进杭州市先进校园管理模式和办学理念,做到“一校一品一特色”,从教学科研水平、品质教育打造等方面有力提升办学水平,实现教育对口支援优质资源共享和教育理念共建。培育“两大工程”。扎实推进“初中教育赶超”“高中教育突破”两大工程,利用援青教育资源,实现结对学校教师之间的备课、听课、评课、研课“四同步”目标落实,有效解决教师基本功不扎实、课标意识不强和对新教材把握不够等普遍性问题。2023年中考录取分数线为634分,位居全州首位、全省前列;高考成绩在全州排名前四。如

沐春风化雨,汇聚人才强磁场。扩容提质“添活力”聘请援青教师担任兼职教研员,开展多形式教研活动,举办各类援青培训班2期,培训教师1000余人次,2批次专家名师“组团式”赴德令哈送教,受益师生3000余人次,组织20余名骨干教师赴杭州有关学校跟岗学习,努力打造一支“留得住、理念新、能力强”的本地教师队伍。实现教育“双提升”。推动实施“校长领跑工程”“教师人才培养工程”,强化教学思想、提升创新能力、带动辐射发挥,邀请浙江省各地各校教育专家、骨干教师“组团”式援教送教,促进教师成长,强化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品牌建设,带动教育队伍建设和教育质量“双提升”,为落实区域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培养领航校长、打造品牌学校奠定坚实基础。发挥教师“传帮带”。加强教育帮扶团队建设,围绕“品质”核心,以师生发展为本,厚植本土人才培养“沃土”。利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运河名师工作室,海西州“四名”人才工作室等平台,构建“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成长新格局,通过示范教学、师道传承等方式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培养本土教师200余人,加快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优化提质。

上一条:乔亚群在德令哈大柴旦地区宣讲全国两会精神并督导调研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下一条:建议全国普及德令哈炕锅羊肉!

关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