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令哈市积极探索对村(社区)巡察全覆盖路径方法,深入推动巡察向村(社区)延伸,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自九届市委巡察开展以来,巡察村(社区)党组织44家,覆盖率73.3%,发现突出问题117个,立行立改问题17个,巡察利剑作用得到充分彰显。
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谋划部署。坚持政治巡察定位。市委巡察机构准确把握政治巡察定位,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在修订《九届市委巡察工作规划(2023-2026)》时,将全市60个村(社区)巡察全覆盖目标纳入市委巡察工作整体规划,科学谋划巡察计划与轮次安排,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纳入专项巡察计划,形成村(社区)巡察“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巡察监督对象。精准分类施策,对村(社区)进行细化分类,将资金项目密集、信访矛盾突出、党组织软弱涣散的村(社区)列为重点村(社区)进行重点巡,采取“巡乡带村”或“巡镇带村”延伸巡。突出巡察监督重点。以全面促进乡村“五大振兴”为切入点,重点关注乡镇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落实惠农惠民政策,以及村级民主治理“四议两公开”机制运行、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发挥情况,着力查找和纠正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中存在的能力不足、引领不力、服务作用发挥不突出等问题。
创新方式方法,提升监督质效。深化协作配合。巡前,协调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信访等部门提供被巡察村(社区)有关信息,让巡察组提前了解情况,以便进驻后精准调阅资料。巡中,组建专班全程做好巡察指导督导和服务保障工作,增强巡察组之间的横向联动。巡后,通过组办会商对巡察报告和问题底稿进行审核把关,确保巡察成果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灵活方式方法。简化巡察流程,巡察组结合被巡察村(社区)实际,灵活选择集中或单独召开动员会。在总体时限范围内,由巡察组自主分配巡察村(社区)时间。对重点的、问题突出的村(社区)单独形成巡察报告。配优巡察力量。出台《市委巡察工作人才库人员选配与管理暂行办法(试行)》,设定人才来源和准入条件,从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选出116名优秀干部组建“人才库”,择优选取具有乡镇工作经历的领导干部充实到巡察组,保障巡察工作顺利开展。
强化成果运用,彰显治理效能。以巡察促落实。巡察从具体人、具体事、具体问题入手,聚焦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是否到位、安排部署的目标任务是否完成、民生保障和基层治理是否合意、资金拨付使用是否合规、反馈问题整改是否到位、纪律作风是否严明,督促村(社区)党组织提高站位、积极配合、主动作为、认真履职。以巡察促整改。对巡察发现的问题,及时召开巡察反馈会,明确要求乡镇(街道)党(工)委切实履行整改主体责任,乡镇(街道)纪(工)委履行监督责任,被巡察村(社区)党组织履行整改直接责任,推动乡镇(街道)与村(社区)一体整改,截至目前,九届市委巡察村(社区)反馈的117个问题,除部分问题未到整改时限外,已整改完成65个。以巡察促治理。以发现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具体抓手,探索创新优化基层治理措施。河东街道党工委以巡察整改为契机,推动党建、综治等深度融合,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聘请民警兼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在网格化治理与服务中实现“1+1>2”的乘数效应和化学反应;柯鲁柯镇党委深化整改成果运用,整合各村资金、资源、资产等要素,打造青稞规模化种植、畜禽标准化养殖、牲畜科学化繁育、粮油精深化加工等特色产业,不断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2023年度村集体经济实现收益27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