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德令哈市紧紧抓住因病致贫这一“穷根”和“症结”,将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先全力推动,加快落实,为率先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了强大助力。
夯实工作基础,做到精准施策。制定了《德令哈市医疗精准扶贫专项方案》《德令哈市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对象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方案》和《德令哈市医疗保障和救助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医疗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方案和计划执行情况。在2016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摸底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牧区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建档资料,为全市实施分类施测、推进健康扶贫工作提供了基础性数据和决策依据。
落实“一免六减”,建设标准化卫生室。为切实减轻贫困人口就医负担,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对贫困户实施“一免六减”政策。1至10月,共减免医疗费用3817万元,302人次受益。在前期实施改扩建项目的基础上,争取专项资金53.6万元,为全市20个贫困村卫生室购置配备了相关医疗设备。目前,全市47个村卫生室均配备了一名村医,35个固定村卫生室建有业务用房,并实现诊断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和药房“三室分开”或“四室分开”,达到了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要求。
购买公共服务,实施免费复明手术。开展了两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班,将服务标准由50元提高到55元,有效发挥了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依托“健康快车”光明项目,为24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患者成功实施了免费复明手术,使贫困户患者重见光明。
实施改厕工程,改善卫生状况。根据《海西州脱贫清零成果2017年巩固提升工作方案》要求,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投入2200万元实施农村改厕工程3835户,项目正在抓紧推进实施,工程完成后将极大的改善农牧区卫生状况。
开展医疗救助,提高健康水平。明确救助对象医疗病种,对经民政部门核准的农村贫困人口和低保对象罹患胃癌、食道癌等14种大病和25种慢病患者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筛查救治对象,确定各个病种的救治定点医院,进行集中救助,并建立疑难、重症病例会诊、远程会诊机制和临床诊疗路径,通过对口支援、转诊等方式开展救治。
制定多项措施,完善服务方式。各定点医院合理设置服务流程,为农牧区贫困患者开通绿色通道,设立“贫困人口就诊流程图”“健康扶贫咨询窗口”,制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常规免疫接种核实信息表”,制定《德令哈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医疗签约服务协议》和《德令哈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健康扶贫驻村签约服务协议》,进一步解决了群众政策不知晓、就医报销难的问题,有力推进了全市健康扶贫政策有效落地,提升了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和满意度。同时,联合民政、医管、人保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结算窗口,降低群众办事成本,力争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市政府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