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德令哈市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着力推动“四个转变”为根本遵循,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通过健全机制、优化队伍、抓常抓细,着力构建组织保障、人才保障和基础保障,有力助推德令哈生态文明建设。
严守生态红线。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建立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党河分区、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鲁克湖-托素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尕海国家湿地公园等保护区,积极申报柏树山国家森林公园,构建区域生态安全屏障。
加大生态投入。五年来累计投入1.99亿元实施造林、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2016年全市国家公益林管护面积450万亩,湿地面积270.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69%,城市绿地覆盖率达42.68%。
改善环境质量。严格实施环境质量目标总量控制,制定了《德令哈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实施方案》《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分方案》《“煤改气、煤改电”整改方案》《农牧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案》《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定方案》《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等一系列工作方案,加大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力度,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实施污染联防措施,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全面拆除黏土砖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计划指标之内,2016年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0%,空气质量优良率92.6%。
强化基础建设。启动德令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投入4.5亿元推进工业园和绿色产业园污水处理厂、重点企业减排项目、再生水回用工程建设,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
改善城乡环境。近年来,累计投入9804.7万元,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农村环卫和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农村环境卫生、国省道交通沿线、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有效改善。投入2.12亿元统筹推进巴音河河道治理、农牧区人畜饮水安全、改水改厕、污水垃圾处理等工作,建成高原美丽乡村6个,尕海镇美丽城镇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城乡净化、美化、秩序化水平明显提升。
全力推动绿色循环发展。全力构建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生物精深加工产业等为主体的循环经济多元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实施重点节能减排改造工程,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不断下降。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0万吨,实施技改项目77项,资源综合利用率、土地利用率、固体废物利用率及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明显提升。积极探索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新途径,以生态经济林建设推动环境改善和农牧增收。着力打造国家级新能源应用示范城市,开展太阳能小镇规划设计,实施了新能源现代有轨电车项目,建立完善了全市新能源公交车出行网络,出租车清洁能源使用率100%。(市委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