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市坚持把冬春训工作作为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夯实基层组织战斗堡垒的重要抓手,全方位、多形式、立体化开展农牧民党员冬春训,让冬春训“动”起来、“活”起来、“热”起来,切实为农牧民党员“补钙强身”“充电续航”,激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以“谋”为先,确保冬春训开好局、起好步。一是精心谋划布局。坚持早谋划、早宣传、早动员,下发冬春训工作提醒函,明确具体部署和要求,全面落实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村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多方联动机制,针对农村党员干部政策理论水平不高、知识储备欠缺等实际问题,详细制定培训方案,细化培训“菜单”,确保将培训工作落实落细到每位党员,实现培训全覆盖。二是营造宣传氛围。开拓农牧民党员教育信息化、网络化新路径,充分发挥“德令哈发布”“德令哈党建”等平台优势,大力开展党建宣传等活动,运用农村党员微信群等推送党的创新理论、路线政策等学习资料236余条,用活远程教育教学资源,播放各类优秀党教片,引导农牧民党员互学互促,营造见贤思齐、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三是强化监督管理。坚持把冬春训工作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进一步压实乡镇(街道)党(工)委主体责任,将农牧民党员参学情况、践诺情况、为民办事等进行量化,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推动以学促干、以干促学,以扎实有效的监督管理确保冬春训落地见效。
以“学”为本,确保冬春训形式多、覆盖广。一是培训内容体系化。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紧紧围绕政治理论铸魂的培训主线,优化培训课程设置,科学安排培训内容,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州市各级全会精神作为党员冬春训的重要必修课。二是学习形式多样化。充分发挥党员教育基地、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等资源作用,用活共产党员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德令哈党建”等信息平台,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教育培训,由“定时定点学”拓展为“随时随地学”,引导农牧民党员有效利用指尖课堂进行“补课”。针对部分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采取“送学上门”的形式,进行一对一、面对面帮学培训,确保所有党员“不漏学”“不掉队”,切实提高冬春训工作质量。三是培训模式个性化。立足辖区农牧民党员的特点和实际需求,一改过去灌输式学习方法,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重点培训牧业生产,牧区教育等方面的惠民政策,设置交流互动环节,积极引导党员致富能手、畜牧业养殖大户分享好经验好做法,帮助农牧民党员学习掌握科技知识、实用技术,真正使冬春训成为党员实用技术培训的“加油站”。柯鲁柯镇党委依托莲湖村旺产榨油厂、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组织农牧民党员通过实地观摩、交流研讨等方式,认真学习各村在基层党建、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增强农牧民党员齐心奋斗的底气和信心。
以“干”为要,确保冬春训成绩实、效果佳。一是精准为民服务。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主动将党员教育课堂搬到农牧区一线,将冬春训工作与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安全生产、春耕备播、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扎实开展走访慰问、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活动68次,解决实际困难32个,切实将党员教育培训成效融入日常,让党员教育培训的意义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坚持学以致用。创新“自学+交流研讨”等方式,组织各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后备人才结合村情实际及所学知识充分发表意见建议,通过“头脑风暴”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明晰各村(社区)发展思路。尕海镇党委积极鼓励全镇党员干部以此次培训为依托,投身乡村振兴、农牧民增收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具体事务之中,用实际行动巩固冬春训培训效果。三是建言献策促发展。坚持将农村党员冬春训与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相结合,通过座谈交流、召开乡贤恳谈会等方式,组织党员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变“党员被动听”为“党员主动讲”,引导大家将“走出去”学到的经验和见识带回来、用起来。为突出抓好冬训春训“后半篇文章”,河东街道工委广泛收集冬训春训后“微感悟”“微建议”,鼓励农村党员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村庄建设等方面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