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德令哈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4%,其中,一产增长4.2%;二产增长15.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5%;三产增长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2亿元,增长15.1%,其中一般性工业投资下降10.6%。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1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完成消费品零售总额2.16亿元,增长7.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7%和9.1%;价格指数控制在2.3%以内。
一、经济运行情况
三次产业平稳发展。农牧业生产有序推进。支农惠农措施落实到位,全年计划播种面积约19万亩。截至目前,秋翻面积7万亩,检修农机具3500台(套),储备柴油220吨,清理渠道120公里,积攒农家肥4万方;调运储备小麦、青稞、豌豆种子511吨,杂交油菜种子4000袋,蔬菜种子800公斤,农民自留和串换良种1900吨;调运商品有机肥1740吨、二铵7000吨、尿素3000吨、农药4000公斤、农膜9630公斤;柴达木农商行发放春耕支农贷款2000万元。养殖业稳中有增,肉、蛋、奶产量均有一定幅度增长。工业生产态势平稳。利用冬闲期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积极协调各部门做好水、电、气、运等要素保障工作,昆仑碱业年产50万吨纯碱技改和5万吨食品级小苏打、发投碱业50万吨纯碱技改、西部镁业10万吨高纯氢氧化镁及下游产品技改、中广核50兆瓦槽式光热电站等项目已建成运行。截至目前,生产纯碱47万吨,实现产值8.7亿元;生产高纯氧化镁0.35万吨、氢氧化镁原粉1.64万吨、高纯氢氧化镁1.54万吨、高纯电熔镁砂0.83万吨,实现产值1.3亿元;发电量6000万千瓦时,实现产值0.35亿元。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物流、旅游、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一季度共接待游客67.2万人次,同比增长95%,旅游综合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73%。
固定资产投资开局良好。充分发挥固投指挥部作用,将投资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人员,明确时间节点、工作要求,每月投资任务做到了有计划、有调度、有通报。加大新下达项目推进力度,定时追踪进展情况,对推进缓慢的进行督办,力促项目加速推进,杜绝形成沉淀资金。全市第一批集中开复工项目共105个,其中,续建56个,总投资133.4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41.5亿元;新建49个,总投资119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1.6亿元;开复工81个,其中,续建复工48个,新建开工34个,完成投资9.02亿元。认真研究国家和省级政策投向,预先设计、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搞好项目储备,抓好可研论证,不断加大与省、州发改部门的对接力度,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8项,总投资4638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4295万元,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力争5月开工建设。积极衔接争取2019年省级政府债券资金项目28项,总投资6.02亿元。全力推进“审批破冰”工程,组织开展“项目前期集中编制月暨项目集中审批周”活动,争取6月底前集中审批一批项目,为后续投资释放奠定坚实基础。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新能源项目加快推进,“领跑者”基地1号项目-5号项目已全部建成并网运行,并完成核准及统计入库工作。300兆瓦风电项目已取得水保、环评、安评批复,正在办理林地征占用手续。东方华路三期50MW风电项目和协力一期49.5MW风电项目已开工。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力推动,怀头他拉镇美丽城镇、柯鲁柯镇莲湖村村容村貌整治项目已开工;柯鲁柯镇茶汗沙村至北山口通村公路已建成竣工验收,蓄集乡贡艾力沟村通村公路已完成路基工程,路面工程已开工,计划年内完工;尕海努尔村、平原村城乡公交首末站建设项目已完成招投标,施工队已进场。市政项目有序推进,创永路、尕海路、唐古拉大道道路与给排水工程已完成招投标,计划近期进场施工;格尔木东路、西路和长江路环境整治工程已开工。柯鲁柯农垦文化博物馆正在进行内部装修,自行车慢行车道工程已开工;新能源有轨电车正在进行热滑实验,预计8月投入运行。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青海镁都50万吨镁质特种耐火材料及联产150万吨PAC净水剂可研、环评、项目批复已完成,正在办理土地手续。聚之源一期2000吨高端六氟磷酸锂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及项目土建收尾工作,计划6月试产。同仁堂健康药业黑枸杞干果、红枸杞冻干果、藜麦系列等产品已上市,正在进行冬虫夏草、肉苁蓉、锁阳等中药饮片GMP和保健食品车间SC认证工作。青海聚纤年产1200吨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青海国草青藏特色资源精深加工等项目正在进行设备调试,海西华汇重型装备制造、发投碱业蒸氨废液上清液回收利用等项目备案通知书已取得,正在开展前期手续办理、设备安装等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是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导致部分入规企业较往年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甚至负增长。一季度,33家规上企业中有18家企业负增长,其中,13家规模以上新能源企业有10家企业处于负增长,对完成工业运行目标任务产生巨大压力。二是日晶光电、金海建材等入规企业因市场疲软、流动资金短缺、原材料成本增加等原因,导致长期停产或半生产状态,年内主营业务收入难以到达2000万元,面临退规风险,影响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任务目标。三是华牛生物一期项目、兴明电力等企业因市场销售渠道不畅、知名度不够、缺乏宣传资金等问题,无法打开销售市场,造成产品积压,难以达到入规标准,无法形成新的增长点。四是受经济形势影响,全市部分重点企业均不同程度存在资金链紧张、现金流不足的问题,加之金融部门强化风险监管,导致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收窄,融资难度加大。
三、对策措施
强化预测分析,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把稳增长、促发展当成工业经济第一要务,突出抓好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运行监测和市场分析,做好重点项目摸排,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尽快投产并及时申报入规,提升规模工业总量。根据调研分析,青海聚之源、青海盈天、中控太阳能、中广核、海西德镁及光伏领跑者等8家企业有较大几率在2019年投产并达到入规标准,目前已有部分订单,经测算以上企业可新增工业增加值4.5亿元。青海高正、青海金泽恩、明月王生物等企业虽然存在部分问题,但经努力也有一定希望纳入规模以上企业。如以上企业都可以顺利纳入规模以上企业,可完成州定38%工业增加值增长目标。
关注政策导向,帮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高度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及国家调控政策动向、走势对我市相关产业的影响,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及时兑现中央、省、州的调控政策,严格落实优惠政策,积极为企业申报和争取落实各类专项资金。帮助企业真正享受政策红利,助力企业稳定发展。
做好要素保障,着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全力协调电力、用水、用气、运输、煤炭等生产要素有效供给,确保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正常生产。发挥出低电价、原料运距短等优势,从政策、技术等层面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加强与省级部门和国网公司的协调,争取更多耗电行业纳入直供电目录,力争西部镁业电熔镁砂、大数据中心等项目通过直供电交易取得低电价。
以问题为导向,努力解决企业运行困难。全力以赴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项目建设、技术改造中的突出问题,千方百计帮助停产、半停产企业复工复产,促进企业充分释放产能。召开上下游产业对接会,为企业产品对接搭平台、下任务。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协助落实企业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