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本地要闻 >> 正文

德令哈市枸杞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德令哈市枸杞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近年来,德令哈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东部沙棘,西部枸杞”的发展思路,将枸杞产业发展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农牧民增收及防沙治沙的重点工程,采取补贴种苗、集中连片种植、配套推广滴灌模式等方式大规模推广种植,枸杞产业迅速健康发展。

一、枸杞产业发展现状

全市枸杞生产从2001年由柴达木高科技药业有限公司率先种植3000亩,至2004年达到盛果期并产生效益后逐步开始种植,大面积种植是从2006年开始,特别是从2008年实施海西州枸杞产业化种植项目以后,德令哈市把枸杞产业发展列为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农牧民增收、防沙治沙及发展生态农业的重点工程,引导和培育龙头企业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采取补贴种苗、集中连片种植、配套推广滴灌模式等方式大规模种植枸杞,枸杞产业种植基地得到迅速发展。一是枸杞种植情况。全市枸杞种植主要分布在怀头他拉镇、柯鲁柯镇、尕海镇地区。2017年,全市枸杞种植面积达到11.72万亩,基本与去年持平。参与种植枸杞的散户达424户,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及企业近73家。其中,枸杞企业种植面积达7.5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达2.8万亩,散户种植面积达1.4万亩。二是枸杞产地认证情况。全市绿色枸杞认证1万亩,有机枸杞认证2万亩。已有8家企业通过有机认证(欧盟认证),3家企业通过国内绿色认证。三是枸杞加工情况。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项目带动等措施,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开发枸杞加工产品。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枸杞烘干线达150余条。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已有同仁堂、德令哈林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诺蓝杞等枸杞深加工企业入驻柴达木绿色产业园区,从事枸杞精深加工和枸杞交易,对全市枸杞产业链的延伸和枸杞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主要做法

狠抓龙头企业,大力培育枸杞产业。把加快枸杞产业化发展纳入“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按照政策调动、利益驱动、科技推动、龙头带动和法制保障“四动一保”的要求,以农牧民增收为目标,制定资金、税收等优惠政策,积极配套灌渠改造、节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壮大枸杞基地规模。

狠抓重点工程,积极推进示范点建设。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机遇,在确保农牧民增收的同时,围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枸杞种植科技示范点项目,积极推进枸杞产业发展,以示范点建设带动枸杞资源综合开发。狠抓枸杞品质,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一是开展枸杞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枸杞加工企业和枸杞种植户签订统防统治协议,明确病虫害防治指标、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种植农户严格按照有机枸杞的要求进行生产,统一使用无公害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有效控制了化学农药和添加剂的使用,进一步保证了枸杞品质的提升。二是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加强枸杞产品生产过程中农药残留控制和监督抽查,为及时了解枸杞产品安全状况,坚持日常抽查和重点抽检相结合。通过对全市10家枸杞种植企业和个人进行随机抽样,7个样品为零农残,2个样品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1个达到国家无公害食品标准,未发现农药超标现象。同时,配合工商、公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共检查农资市场4次,农资门店3家,出动车辆12台次,人员50人次。通过对枸杞及其他农业产业的投入品的检查,未发现违法行为。三是着力开展对农民的枸杞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的使用枸杞投入品。在尕海镇建立绿色枸杞生产示范基地,农户22户,枸杞面积518亩,枸杞质量全部达标。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加大枸杞质量安全方面知识的宣传力度,让广大枸杞种植户充分认识到了打造柴达木枸杞品牌、种植有机枸杞的重要性,有效控制了化学农药和添加剂的使用,使枸杞种植户自觉抵制焦亚硫酸钠及化学农药的使用。

狠抓结构调整,探索枸杞种植模式。积极探索枸杞种植模式和配置模式,着力解决“国家要生态、地方要发展、农民要增收”的多元发展难题,实现生态与经济增收的“双赢”目标,形成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

三、存在问题

一是全市尚未设立独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目前主要由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开展相关工作,因受经费、人员、职能权限等因素影响,监管力量相对薄弱,对枸杞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工作效果不佳,困难较大。二是打造有机枸杞投入成本较高,产出相对较低,种植户积极性不高。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建立检测体系。进一步加大对枸杞生产全程监管与服务力度,结合我市实际,成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站,不定期对枸杞等农产品进行检验检测。同时,充分利用各乡、镇农技推广站定量抽样,对各个枸杞生产企业及合作社进行定期抽样。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宣传导向作用,对枸杞生产技术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大力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种植户的法律意识,杜绝违禁药品的使用。通过积极创建推广农资经营放心店,加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店暴光力度,全力做到扶优治劣,规范市场。三是加强技术服务。利用在农闲时期,组织开展各类专题培训,积极向广大种植户推广枸杞绿色栽培技术和枸杞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并大力推荐生物制剂和矿物农药。四是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和不合格农产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关规定,加快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制度,强化市场监管,加强生产、流通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在重点季节、重要节假日加大对市场、超市的检查力度,切实维护好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发展环境。五是强化社会监督。积极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投诉举报信息平台,及时处理和反馈公众投诉举报。推行举报制度,鼓励各方力量参与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扩大社会监督。

上一条:2017-11-01 下一条:【社会保障】德令哈市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关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