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本地要闻 >> 正文

德令哈市依托资源优势和投资软环境助推光热产业发展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德令哈市依托资源优势和投资软环境助推光热产业发展

近年来,德令哈市紧紧围绕“聚焦清洁能源高地,打造世界光热之都”目标,牢固树立“州府意识、城市理念”,立足于新能源多技术路线并存、全产业链发展的基础,充分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投资软环境,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地方特色,加快推进德令哈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发展和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建设,助推光热产业健康发展、提质增效。

依托资源优势。德令哈市依托丰富的资源为光热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一是工业矿产资源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的特点。德令哈市境内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16个品种、65个矿床,主要矿种有石灰岩、石英岩、白云岩及煤等。其中石灰矿已探明储量23亿吨,远景储量20亿吨以上,碳酸钙含量达97%以上,开采成本低廉,到德令哈工业园区运输距离50公里,到厂交货价格约48元/吨;德令哈怀头他拉欧龙布鲁石英岩矿储量1.9亿吨,其中二氧化硅含量98%以上,完全符合工业要求的储量达到1.5亿吨,到厂交货价格约100元/吨;白英岩已探明储量1163万吨,煤炭探明储量1378万吨。二是特色生物资源原料广、品种多。德令哈市具有气候凉爽、日照期长、昼夜温差大的高原特点,有马铃薯、油菜、青稞、藜麦、紫皮大蒜、枸杞、白刺果等一批农副产品,其中唐古特白刺果被称为“高原红珍珠”,集中分布在怀头他拉东侧,可鲁克湖西两侧,至尕海湖以西,总生长面积达1万公顷,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藜麦被联合国农粮组织认定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的全营养食品,已在德令哈试种成功。同时生长着沙棘、黑枸杞、肉苁蓉、金银花、锁阳等丰富的野生植物。人工种植枸杞11.4万亩、天然白刺资源50万亩、天然沙棘资源6万亩;各类牲畜存栏34万多头(只),畜种有柴达木绒山羊、半细毛羊、牦牛、黄牛、骆驼等。还有野牦牛、野驴、雪豹、麋、雪鸡等驰名中外的野生动物资源,其中柴达木羊绒、牛绒是上好的纺织原料和地毯原料。三是土地及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德令哈市土地总面积为2.77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万亩、草场1475万亩,其余大部分为荒漠化土地,征用成本低,环境容量大。因地处青藏高原,日照充足,阳光充沛,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500小时以上,日照百分率为80%以上,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6600-7000兆焦/平方米,为全国第二高值区,具有日光透过率高、日照时间长、云层遮蔽率低的显著特点。在相同面积和容量条件下,光伏并网发电能比相邻的甘肃、新疆多发15%~25%的电量,全市适合太阳能开发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具备15000兆瓦光伏(热)发电条件。德令哈风能资源较丰富,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在50-100瓦/平方米,全年风能可用时间3500-5000小时,出现频率50%-70%,是青海省规划风电厂的重要分布地区之一。四是周边可利用资源优势明显。由于德令哈地处柴达木盆地主要资源点中心,区位优势突出,周边盐湖、煤炭、金属、石油、工业产品原料资源均处于高效利用运距以内,是工业园利用的重点资源。保有氯化钠资源储量3317亿吨、镁盐210亿吨、氯化钾7.06亿吨、芒硝69亿吨、锂矿1890万吨、锶矿1928万吨,居全国首位,且开采投资低,成本低廉。柴达木盆地累计发现煤炭矿床、矿点和矿化点89处,保有煤炭资源储量57亿吨。探明铁矿2.9亿吨、黄金100吨、铅锌150万吨、铜50万吨、钼5万吨、镍106万吨、钴3.8万吨,石油储量2.89亿吨。现已形成750万吨氯化钾、440万吨纯碱、60万吨硫酸钾、30万吨硝酸钾、30万吨氯化钙、15万吨硼酸、10万吨高纯氢氧化镁、10万吨烧碱、3.7万吨碳酸锂、2万吨硼砂、2万吨硼肥等生产能力。1000万吨动力煤、720万吨焦煤、260万吨焦炭、15万吨煤焦油加工、30兆瓦焦炉气发电、6000万块煤矸石砖等产能,均能为德令哈工业园提供优良的工业品。

依托投资软环境。德令哈市始终把改进作风建设、打造服务型政府融入各项政务工作中,千方百计为企业搞服务、解难题,创造了沟通及时、高效廉洁的投资软环境。一是高度重视招商工作。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参与青洽会等活动,签约落地了大量涉及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农牧业精深加工、旅游、商贸等领域的项目。同时,组织召开了百名浙商德令哈行活动,组成招商组多次赴浙江、陕西、山西、山东、北京、广州等地开展产业和旅游等项目点对点招商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实行重点项目县级领导牵头负责制,不定期召开重点项目推进会,帮助企业加快建设进度,早日实现达标生产,创造经济效益。二是政策环境优良。积极参加州政府组织的铁路货运联席会、电力协调会、政银企融资对接会等,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要素问题。出台了《上下游产业对接方案》、《投资推动产业发展方案》等措施,使省内、州内、市内形成原材料、各类产品之间的供给对接。实行一企一策、一个项目一套班子跟踪服务机制,通过召开现场办公会等方式解决企业困难。规划、土地、环评、立项等审批主管单位主动提供优质服务,尽量缩短审批时间。为有效利用德令哈市已形成的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基础,增强新能源产业发展后劲,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大新能源相关产业科技研发中心、科技孵化基地的项目、资金及人才支持。目前,德令哈市在制定《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发展11条措施》、《关于促进德令哈市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和《德令哈市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若干措施》等政策性扶持措施。三是实行保姆式服务。全面推行前期工作责任制,加强相关部门间协调配合,实行项目审批领办制、代办制,有效缩短项目的审批时间,对重点项目,实行市级领导认领包干制、跟踪周报制,进行现场指导和办公,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存在困难和问题,力促项目加速推进。德令哈工业园组建专门班子,为企业提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手续代办服务,缩短项目落地时间。通过政府平台衔接,采取产品推介会、外地电视媒体等措施,推荐企业产品,帮助开拓市场。

上一条:德令哈市全面落实推进“1+8+10+3”脱贫攻坚政策体系 下一条:【财政税收】德令哈市累计完成全地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3293万元。

关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