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本地要闻 >> 正文

2017-03-31

来源:市政府信息

弘扬传统 深化融合 德令哈打造双拥共建“升级版”

弘扬传统深化融合

德令哈打造双拥共建“升级版”

近年来,德令哈市以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为抓手,以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为重点,紧紧围绕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求,创新双拥工作思路,拓展双拥工作领域,丰富双拥工作内容,不断加强双拥组织建设,完善双拥工作机制,落实双拥优抚安置政策,取得了全省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以及海西州建州60周年“双拥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彰显了军地和谐、军政团结、军民友爱的亮丽名片。

融合机制,共创双拥模式。始终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将其摆到全面构建和谐德令哈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目标责任到位、经费投入到位,形成了全市上下关心双拥、支持双拥的工作格局。一是党政军民高度重视。及时充实调整领导小组,不断探索规范运行机制和工作程序。每年召开议军会议,专题研究双拥工作和驻地军警部队亟待解决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军地联席会议,互通情况。每逢重大节日和军事行动,地方党政领导都在第一时间内走访慰问部队。市级四大班子领导每年集体过军事生活,形成了“市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协调、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二是创建任务严格落实。紧密结合双拥模范城创建考核标准,将双拥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纳入驻市部队建设重要内容,编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行层层分解、明确责任、逐级落实。三是基础保障切实到位。市级财政逐年增加对双拥工作的投入,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用于部队营区建设、战备训练、硬件装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双拥办建设,做到编制、人员、经费和办公场所“四落实”。

融合同担,共求发展理念。坚持把国防教育作为双拥基础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通过强化阵地建设、健全宣传网络、创新活动载体,实现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制度化和经常化。一是宣传内容重点突出。党政军领导带头宣讲“双拥”和开展国防教育,结合新时期国家和省州双拥工作的决策部署,各级党委、政府支持部队建设的做法,驻地军警部队支援地方建设以及现役军人和复退军人的先进典型等内容,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突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国防法》为教材,以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为重点,广泛开展双拥宣传。二是宣传形式丰富多样。充分利用“国庆”、“八一”、烈士公祭日等有利时机,集中开展双拥宣传报道。通过制作《德令哈市双拥工作纪实》、《德令哈获军民共建三连冠殊荣》、《德令哈军民鱼水情》等宣传片,在城区主要地段设置宣传牌,设立“双拥河道”、“双拥广场”、“双拥公园”,在城区街道宣传栏、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宣传资料,积极营造双拥宣传浓厚氛围。三是宣传载体切实有效。利用民兵训练、征兵、学生军训等有力时机,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六进”活动,以特种装备展示和反恐演练活动,激发青年依法应征入伍的积极性,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建设、支持双拥工作”的良好氛围。

融合建设,携手互办实事。坚持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互相支援、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的双拥共建活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双提高”。一是服务部队建设措施有力。充分发挥市直各部门职能作用,积极支持和服务部队建设。争取上级项目资金1.59亿元新修国防公路164.86公里;投资800万元为海西武警支队新建营房1栋,累计投资1000万为市公安消防大队购置新型消防车辆3辆、修建消防站1处,投资1652万元为市人武部新建综合办公楼1栋,为驻市部队营区安置路灯116盏;为军人、军属办理各类法律援助16件,完成军事活动的保通工作16次,办理涉军落户手续162人,接收退役军人从事公安辅警工作25人,招录军转警3人,完成火箭部队德令哈实训基地演练警卫任务8次。近年来共组织160名青年应征入伍,圆满完成各年度征兵任务,未发生一起责任退兵事件。二是爱民助民活动扎实开展。驻军各部队,立足驻地实际,积极投身抢险救灾、应急救援和开展助民帮困活动。先后组织官兵5360余人次参加植树工程,种植树苗15000余株,种草30余亩;走访慰问驻地困难群众、空巢老人、老战士、僧人等136人(次),发放慰问金87580元;为卡格图、伊克拉、花土等共建村落实帮扶资金9万,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组织1535名官兵开展“大手牵小手”、“博爱一日捐”、“军事日”等活动,资助21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清理城区街道垃圾270吨,义务诊疗360余人次。三是共建内容不断拓宽。军地双方签定《军民共建文明公约》、《军地协作协议》,明确职责和义务,在农牧、金融、学校、企业等领域创建军民共建点61个。定期开展流动书车、文艺服务以及科技双拥活动,组织官兵开展两用人才培训,为4个基层连队建立流动图书室,捐赠图书4000余册。以共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为契合点,创新宣传教育方式、选树先进典型、拓展创建载体,通过开展“走基层、百日行”,“军警民六联建”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创建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创建覆盖面,推动全市双拥工作向纵深发展。

融合政策,提高优抚水平。始终将优抚安置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政策措施落实。一是优抚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按政策及时调整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保障优抚对象基本生活。2012年至2016年期间,共发放优抚金638.7万元,为247名现役军人发放优待金247万元。二是优抚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城乡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险参合金提高至每人每年80元。通过大病医疗救助渠道实施医疗救助,为重点优抚对象实施短期疗养,减轻优抚对象医疗困难,三是安置政策严格落实。2012年以来共接收126名退役士兵,业退役士兵发放政府经济补助金,共发放政府安置补偿金85.5按政策及时兑现自主就万元,为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发放政府补助金599.5万元。同时,大力推行退役士兵的职业技术和教育免费培训,组织72名退役士兵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并积极帮助退役士兵协调工作岗位。

上一条:弘扬传统 深化融合 德令哈打造双拥共建“升级版” 下一条:弘扬传统 深化融合 德令哈打造双拥共建“升级版”

关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