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脱贫攻坚进程
2016年以来,为切实抢抓国开行融资良好机遇,进一步加快贫困村社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步伐,强力推进脱贫攻坚进程,确保如期完成全市脱贫攻坚任务,德令哈市多次召开全市贫困村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协调会议,安排部署工作任务,强化工作时限要求,全力推动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扶贫贷款项目加快落实。
一、基本思路
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貌”的基本思路,编制《德令哈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34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突出“一个村庄、一个品位、一个产业”的要求,针对各村建筑、道路、给水、排水、环卫、绿化等方面细化整治目标、建设内容、具体措施和进度要求。一是房屋改造方面,采取政府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部署实施的方式进行,并对每户农牧民发放一定奖补资金。二是村庄污水处理方面,采用回水利用的方式,将村民生活污水回收利用,用于绿化带及农田灌溉,减少村民水费支出。三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到各村广场建设中,采用下沉式绿地、铺设透水砖等方式,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村庄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四是卫厕建设方面,全面落实“一户一厕”,将每户村民原有的旱厕全部改造为水厕,减少夏季蝇虫及气味污染,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卫生,最大限度减少致病菌的感染传播。五是产业发展方面,深入调研各村产业、区位、村民结构等优势条件,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枸杞、藜麦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及深加工产业,推动生态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壮大果蔬肉禽农牧业发展基地服务城市化和工业化扩规升级进程,依托特色小镇、高原美丽乡镇建设及德都蒙古文化、农垦文化积极发展现代旅游业及第三产业。
二、进展情况
(一)项目规划编制和计划开工情况
按照“规划先行,生态优先”的原则,委托青海省规划院针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入村座谈、现场踏勘、入户走访等形式,对德令哈34个村庄农村饮用水状况、村庄人居环境、畜禽养殖污染、种植业面源污染、历史遗留工矿污染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于2017年1月13日形成调研报告,正在依据调研报告编制《德令哈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项目计划3月底开工建设。2016年11月17日,委托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柯鲁柯镇进行初次调研走访,提出了特色小镇建设的初步思路;于2017年2月6日开展了第二次前期调研走访,形成了初步规划报告。正在收集完善相关数据,完善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委托青海绘源龙图科技有限公司对全市贫困村社进行地形图测绘。
(二)贷款资金到位落实情况
德令哈市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扶贫贷款项目共分为三期,总投资304772万元,计划申请银行贷款总额232000万元,其中:
德令哈市贫困村社基础设施(一期)建设项目,总投资42601万元,计划申请银行贷款32000万元,于2016年11月11日签定了一期项目贷款合同,资金已全额到位。
德令哈市贫困村社基础设施(二期)建设项目,总投资133556万元,计划申请银行贷款100000万元,于2017年1月20日签订了首批30000万元贷款合同,资金已全额到位;约定于2017年3月7日签订第二批70000万元贷款合同。
德令哈市贫困村社基础设施(三期)建设项目,总投资128615万元,计划申请银行贷款100000万元,现正在办理项目相关前期手续,履行政府单一采购购买服务流程,计划于2017年3月25日签订100000万元贷款合同。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2017年,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加快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计划争取和用好贷款资金,对全市34个村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对村庄绿化、亮化、给排水、道路及基础设施等进行改造提升,着力提升农牧区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彻底改善村容村貌和生产生活环境。同时,下大力气打造柯鲁柯风情小镇,对垃圾污水处理、给排水、园林绿化、镇区道路等进行改造,加快建设卫生整洁、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宜居宜业宜游、具有阶段历史特征和文化内涵的农垦文化风情小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