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工业园新材料产业初具规模
近年来,德令哈工业园依托区位等优势,把新材料产业作为园区新兴优势产业之一进行全力打造,取得了初步成效。已建成10万吨结构板材、2400吨高强高韧镁合金、1.5万吨金属硅、10万吨无水球形氯化钙、10万吨高纯氢氧化镁及耐火材料等产品产能,同时还在续建产品后续产能;30万吨储热熔盐、1000万平方米防火板材、6000吨高端六氟磷酸锂(一期2000吨)及1万吨高性能锂电三元正极材料、1万吨聚苯硫醚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3000吨晶须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等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抓紧开展。目前,工业园入驻新材料企业10家,其中,建成投产或试产5家,正在建设5家。
一、主要做法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今年以来,陆续实施了一批道路、供电、给排水、创业基地等基础设施项目,逐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目前经一路、纬八东路、纬十一路、德旺公路、宗务隆110KV输变电站、供水管网等项目已完工,昆仑中路、民乐西路等道路力争年内建成启用。
培育产业发展。一是做好已投试产企业的运营及市场拓展工作,重点企业为杰青科技、西部镁业、中航硅材料、金锋实业、青元泛镁等;二是推进在建项目建设进度,重点项目为爱能森30万吨储热熔盐、泓景化工1万吨聚苯硫醚、宏海基业防火板材、聚之源6000吨高端六氟磷酸锂等项目;三是依托试验区乙烯、丙烯、甲醇、苯等基础性有机产业发展,谋划推进煤制乙二醇等招商及前期工作,并以此为支撑,发展下游聚酯涤纶,聚酯树脂、合成纤维等高分子材料产业。
强化融资服务。面对园区企业融资异常艰难的形势,工业园管委会积极沟通衔接试验区财政金融部,进一步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加大与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工作对接,不断拓展融资渠道。今年以来,成功协调4个新材料产业项目,实现融资3.6亿元,有效缓解了项目建设及生产运营资金匮乏的不利局面。
二、下一步打算
加大招商引资,拓展发展空间。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努力开拓合作空间,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招商格局。加强与意向投资企业的对接力度,依托园区龙头企业开展以企招商,鼓励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进行产业链招商,形成“引进一个、建好一个、带来一批”的链式效应。
加快产业集群建设。依托试验区产业体系和本园区产业体系的构建壮大,加快培育盐碱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和特色生物加工产业集群,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拓展空间。
加强上下游产业对接。全面落实省、州有关上下游产业对接的扶持政策,分别在项目建设和企业运营两个层面抓好新材料产品上下游对接工作,重点做好结构板材、镁合金、硅材料、锂电材料、储热熔盐等产品的对接。积极衔接、协调落实本园区产品在省、州内的对接,提高产品就地消化能力。
继续强化金融与服务保障措施。一是强化金融服务支撑。一方面,加大与试验区财政金融部、柴达木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工作协调力度,及时发布相关融资信息并按照“一企一册”的原则,制定项目融资方案,缩短基金审批时限。另一方面,加强与省内外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工作衔接,充分发挥政银企融资服务平台功能作用,加大银企对接力度,及时发布相关融资信息,缩短融资前期调研、评估等工作时间,提高融资工作效率。同时,积极组织召开工业园区企业融资洽谈会,切实解决融资难问题。二是强化服务保障。继续推行“一条龙”、“保姆式”无偿代办特色服务模式,切实加大对园区新材料企业的协调服务力度,做好生产要素的供需衔接和协调服务,着力解决企业运行中和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促使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推进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