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市开展各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整治,不断尝试执法新思路,在总结过去执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新执法理念,以查处无照经营为主要案源,将查处假冒伪劣商品、公用企事业单位和企业的违法、违规方向作主要目标。
开展无照经营专项整治工作。制定了关于清理无照经营行为的实施方案,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工作联动机制,以更加严格的监管手段、更加有效的执法监督,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大市场巡查力度,严厉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为。
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以整治种子、化肥、农药经营秩序为重点,认真规范农资商品经营行为,做到了“三个确保”:确保我市农业生产不出问题,确保不出现重大坑农害农事件,确保农资市场监管责任到人。期间,在柯鲁柯镇、尕海镇、怀头他拉镇等进行了5次农资检查,组织执法人员进村入户宣传,发放宣传材料1500余份,与全市农资经营户签订农资商品质量责任书14份。为认真做好农资商品准入备案登记,配合监管所做好农资商品留(抽)样备查制度,共备案登记的化肥3104吨(其中二胺2300吨、尿素1905吨、其他化肥15吨),农药1500公斤,留(抽)样品种10个品种。
开展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整治。依法打击违反新《商标法》的商标侵权和假冒商品行为,明确查处家用电子电器、日用百货、建筑装修装饰材料、涉农产品、查处侵犯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涉外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和“傍名牌”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为重点。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30次;整治重点区域12个。
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以新《消法》实施为契机,开展以商场、企业、学校、社区、村镇为依托的消费维权“五进”活动,增强了消费者的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注重实效开展消费教育与消费引导工作。期间,开展了“携手共治,畅享消费”为主题3.15宣传活动,共设立咨询服务台5个、展板16个,接待咨询人员180余人,接听、接待投诉、举报2起,发放宣传材料1800余份。同时采取集中培训、媒介宣传、设立咨询台以及送法上门等方式,开展新《消法》宣传工作。截止目前,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平台、12315、12331投诉举报热线等渠道共受理各类举报、投诉13件,受理及办结率均为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25万元。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质量监督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大胆探索,建立了“统一领导、各负其责、系统协调、划片监管”的管理工作体制。根据企业分布状况划分监管责任片区,成立企业自查监管小组,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责任制,建立了源头监管的协调指挥机制、工作运行机制、部门配合的联动机制。全面完成了全市特种设备普查工作,建立了锅炉、电梯、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娱乐设施电子数据库。出动安全监察执法人员60多人次,出动车辆20次,检查35个重点单位,检查特种设备75台次,消除了2处特大安全隐患并当场进行了整改。同时加大监察力度,严厉查处充装非自有产权气瓶行为,引导企业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做到充装许可、定期检验两个基本到位,确保全市无一起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狠抓重点领域违法查处工作。结合网格化坐标式市场巡查工作,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组织精兵强将,重拳出击。狠抓商品流通环节安全监管、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农资市场监管、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扫黄打非”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广告市场监管、合同市场监管等系列专项行动,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今年来,共查处各类案件9件,结案5件,案值7.5万元,罚没金额2.78万元,维护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经营秩序,为广大群众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