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市紧紧围绕农村环境整治、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整治、青藏铁路沿线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融入“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丰富我市家园美化工作内容,同时借助创卫活动和城中村改造有利契机,全力推进各类环境整治工作。
城区和乡镇公共场所、主要交通干道整治。对市区巴音河2.7公里的河道实施清理,河道清淤3.3万立方米,清理河道两岸各类垃圾及漂浮物共2.8吨。上半年,启动实施城中村拆迁整治工作,甘南村已经全面进入整治阶段。目前,正在积极筹划巴音河村、白水河村等村庄的拆迁重建工作。为配套城中村基础设施,对东山村污水管网建设工程进行设计、招标等前期工作。为加大城区各市场整治管理,对全市集贸市场205户小作坊、小摊贩进行核查,共下达88份限期责令整改通知书,进行及时监督和督促整改;对河西菜市场、德令哈汽配城、河西建材市场等地占道经营进行专项整治;对工商户环境卫生和市场内外脏、乱、差现象进行治理;对违章搭建、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吊乱挂、乱贴乱画等现象进行了整治;对洲龙农贸市场墙体、地面、清真产品隔断做了升级改造,配备多名管理员及时对场外秩序进行维持,安排6名清洁员对场内进行不间断流动清扫,确保各市场环境卫生和经营秩序处于良好状态。
各乡镇环境整治工作。共出动人员7996人次、运输车辆125辆、装载机26台,拆除旧房屋1180平方米,清运遗留生活垃圾16316余方、建筑垃圾1092余吨,清理村庄柴草7332余方,向村镇配置垃圾斗48个、环卫工具20套、垃圾箱740个,筹建旱厕3座,新建垃圾收集点2处、环卫管护房5处,4个乡镇新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均开始运行。新建农村环卫宣传牌3块,为各村镇设定专职保洁员58位。在平原村“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中,拆除旧围墙5950米,清运垃圾500余方,新建2500平米广场一座,并计划安置垃圾斗10个、果皮箱50个。按照国家取缔粘土砖生产的相关要求,对柯鲁柯镇23座粘土砖窑实施停产拆除,并对砖厂2403亩地表实施平整修复。
农牧区环境整治工作。已对全市47家规模饲养场、养殖小区、活畜交易市场、动物屠宰加工场进行了全面检查,各场区均按要求建设污染物处理设施,畜禽粪便均定期清理还田处理。共无害化处理433头病死猪、296只羊、3头牛、681羽家禽、570吨粪便。在尕海镇、柯鲁柯镇、河西、河东等地膜使用区实施残留农膜回收项目,共回收残留农膜22余吨。
景区环境整治工作。重点对柯鲁柯镇至外星人遗址沿线、柏树山、马兰滩等地开展乱扔、乱堆整治工作;对托素湖旅游景区40公里沿线以及柏树山景区游客遗留的垃圾进行定期清捡,累计清理各类垃圾35余吨,清扫景区道路400余公里。为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化,旅游旺季增加旅游市场监督检查频次,并聘请7名旅游行业义务监督员参与监督检查,有效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公路沿线环境整治工作。重点对辖区主要高速路以及乌德公路、怀诺公路、国防公路、怀头他拉、托素湖、柯鲁柯镇、外星人遗址等县道和乡道路域环境进行整治,共整修路面、路肩和边坡22公里,清理边沟59.3公里,清理垃圾100立方米,保养涵洞178座,清除杂物面积达18.6万平方米,新建旅游标志牌7块、交通导向牌50块,太阳能警示灯100盏,硬化牧民村道12处。铁路沿线主要排查辖区内22处桥梁及35处上跨设施,对9座隐患设施进行维护整修,加固桥涵12处,桥涵清淤6处,翻修侧沟8处,清理侧沟7.32公里。并对沿线各驻地的垃圾、废弃物进行全面清理,共清理801处,生活垃圾全部清理完毕,补植补栽厚日至连湖区段护路林4310.9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