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德令哈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州政法综治工作会议精神,把深化平安德令哈建设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载体,持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不断深化平安细胞创建,培育打造基层典型,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和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努力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科学化水平,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得到持续提升。
平安建设实现“七连创”。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为首要任务,以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思想政治和纪律作风建设为着力点,深入推进平安德令哈、法治德令哈、过硬队伍建设三大任务,推动各项工作措施有效落实,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自2009年来,连续7年被州综治委评为“综治暨平安建设”优秀地区。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意见》,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月协调会议制度、列表管理、分流交办、领导包案、结果反馈、考核督办等制度,构建全方位、全覆盖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全市共有各类调解组织110个,包括医患纠纷、道路交通、劳动保障等7个专业调委会,调解员402名。创新诉调对接机制,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健全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有效预防和妥善化解关乎群众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纠纷,确保了全市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今年以来,全市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38件,同比下降40%;化解135件,化解率98%;排查重大矛盾纠纷8件,化解8件,化解率100%。
源头治理成效显著。拖欠农民工工资是近年来影响劳动关系稳定和用工环境改善的重要因素。为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的权益,制定了《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有关部门的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今年以来,发生劳资纠纷44件,同比下降59%。
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初具规模。制定了《德令哈市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贯彻落实意见》、《德令哈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细化和分解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力推进“五张网”建设,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已初具规模。目前,全市共安装视频监控探头8195个,实现重点单位内部技防安装率100%,一般行政单位技防安装率96.4%,住宅小区技防安装率93.7%,网吧、宾馆技防安装率100%。启动了农村技防体系建设工作,投入260万元在各乡镇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努力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
网格管理全覆盖社会服务精细化。按照“合理布局、便于管理”的原则,将4乡镇、3街道办事处、18个社区居委会、42个行政村划为156个管理网格,其中城市社区网格81个、农村牧区网格75个,根据“一格多员”的工作模式配备网格工作人员781名。不断下移工作重心,推广实施“四小”、“五勤”、“六心”工程,做到了进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社会服务日趋精细化。
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再上台阶。结合我市地域辽阔、点多面广等特点,在强化对人的服务与管理的前提下,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以网格划分为依托,以“一体化”信息平台为支撑,利用互联网络、专网和电子政务OA办公传输系统构建了“二库五系统”为主体的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即网格数据库、基础资源库、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网上行政审批系统、12345政府热线系统、PDA网格移动工作系统和GIS三维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市级设立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中心,乡镇、街道办事处设立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分中心,社区(村)设立社会管理综合工作站”三级数字信息化平台和“市”、“乡镇、街道办”、“社区”、“网格”四级管理模式,形成“上报、分流、办理、反馈、结单”五步闭环工作流程,形成社区“网格化”、“数字化”信息化平台建设。截止目前,信息化平台录入常住人口、流动人口、重点人群、组织、地理等数据信息28万余条,记载民情日志12万篇,办结群众各类诉求事项4565件,今年以来办结群众各类诉求231件。
依法治市工作向纵深推进。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强化法治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自觉接受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民主监督;深入开展“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司法机关办案责任制,实行办案人员在职责范围内对所办理、审核、审批的案件终身负责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度,提升司法公信力;依托短信、微信、微博、网站等现代媒体,健全完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文化建设机制,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普法网络,切实推进全民守法,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以法治创建活动为抓手,以人民群众最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着力点和切入点,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普法依法治理,不断扩大创建覆盖面、提升创建质量,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提升法律服务水平服务发展大局。成立德令哈市法学会,坚持法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法学会的桥梁纽带和“思想库”与“智囊团”的作用。在尕南庄、陶尔根家园、尕海镇郭里木新村和火车站街道办事处都兰路社区设立了法律会诊站,创新推进“五诊式”服务,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培训和法律事件咨询等活动。在其他村(社)以人民调解室为依托,借鉴“法律会诊站”工作模式,通过法学会会员联点形式,组织法律服务团队,对各村(社)居民进行个性化、经常化、社会化的法律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