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本地要闻 >> 正文

德令哈市绘好精准脱贫“四张图”力保攻下脱贫天王山

来源:未知

德令哈市绘好精准脱贫“四张图”力保攻下脱贫天王山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今年以来,德令哈市将打赢脱贫攻坚战列为必须完成的三大任务中的头号任务,紧紧围绕州委“一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总体部署,全市上下人不卸甲、马不停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行动当中,通过着力绘好“责任分工图、行动计划图、基础设施图、资金管用图”四张图,努力在精准和务实上下功夫,稳步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全力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底前全部清零。目前,全市正在开展自查评估工作,攻下脱贫这座“天王山”指日可待。

一、绘好脱贫“责任分工图”,畅通工作机制。市级层面及时成立以市委书记为总指挥的全市精准扶贫工作指挥部,乡镇街道层面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指挥长的精准扶贫工作指挥部,筑牢了脱贫攻坚组织基础。市、乡镇街道、村三级逐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脱贫攻坚军令状》和《脱贫攻坚信息质量承诺函》,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工作责任。制定印发《精准识别工作方案》、《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德令哈市领导干部、驻市企业联点村社一览表》、《德令哈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激励关怀措施的任务分工落实表》,指派60名省州市干部组成扶贫工作队进驻20个贫困村开展工作,编制下发了八个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和十个行业扶贫专项方案,建立脱贫攻坚挂图上墙作战机制,进一步明确市级领导、乡镇街道、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村社具体工作职责,做到了职责到位、责任到人。实行部门包村、干部联户(人)的帮扶模式,334名干部与261户贫困户结成一对多、多对一帮扶对子。大力推行“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帮扶企业+帮扶单位”模式,全市76家行政事业单位党支部、企业分别与贫困村党支部和涉贫行政村结成帮扶对子,实现贫困户帮扶全覆盖。

二、绘好脱贫“行动计划图”,抓实“八个一批”。精心制定实施了医疗保障和救助、转移就业、资产收益、发展产业、教育、易地搬迁、生态保护与服务、低保兜底八个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确保“八个一批”取得实效。医疗保障和救助方面,认真落实贫困人口就医“一免七减”政策,实施医疗精准扶贫“十覆盖”政策。截至目前,共减免资金642.6元,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每人130元的标准缴纳医疗保险参合金9.6万元,核报医疗费110万元,报销做到了即时结算;转移就业方面,为贫困家庭提供就业创业信息、就业指导等服务,通过村级护林员、企业转移就业、外出务工、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58人;资产收益方面,通过征求贫困户意愿,将326万元省级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德令哈市恒欣扶贫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按章程每年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发展产业方面,在连湖村、安康村、民兴村等重点贫困村,通过帮助贫困户建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建猪舍羊舍搞养殖、种植藜麦等途径,为21户贫困群众脱贫提供了产业支撑;教育方面,实行15年免费教育,为学前儿童、中小学生、大中专生、高考生等各层次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通过减免学杂费、捐助学习用品、申请三江源生态补偿资金、资助路费、优先安排助学贷款等方式,确保全市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易地搬迁方面,在陶尔根家园采取集中建房安置的方式,为21户36名无房贫困户提供住房,目前项目已完成地基建设;生态保护与服务方面,结合森林资源、管护任务和家庭情况,对有劳动能力的185名贫困户,安排公益林管护员岗位就业,每人每月发放工资2400元,并缴纳养老、医疗等五险;低保兜底方面,按照现有农村低保标准,对138户341人实行低保兜底,截止目前,发放低保金120万元。同时,加大贫困户临时救助、高龄补贴发放力度,累计发放资金22.63万元。

三、绘好脱贫“基础设施图”,实施行业扶贫。相关部门制定实施了交通、水利、电力、医疗卫生、通信、文化惠民、金融、科技、贫困户危房改造、电子商务和市场体系建设十个行业扶贫专项方案,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为脱贫攻坚保架护航。交通扶贫方面,争取资金1666万元,改建新建平原村至陶哈村道路、S212线至伊克拉村路、努尔村、陶哈村、巴音河村、东滩村、西滩村和贡艾里沟村村级硬化道路共计81.3公里,为贫困村群众出行提供了便利;水利扶贫方面,巩固提升尕海镇4个村、柯鲁柯镇两所学校师生饮水和莲湖村、民兴村及藏香猪养殖基地人畜饮水安全。改造了怀头他拉镇怀图村、东滩村、巴力沟村的部分人饮管网;电力扶贫方面,将贫困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项目统一纳入农网改造工程,投入资金2759万元实施了希望村、民兴村、连湖村、巴音河西村等8个贫困村低压改造工程;医疗卫生扶贫方面,投资122万元为贫困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配备常用医疗设备和办公设备,并对部分村卫生室进行改扩建。对11名确诊的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免费复明手术。州人民医院等支援医院与全市各乡镇卫生院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开展检验、临床诊断等方面培训,指导、协助基层卫生室建设完善科室;通信扶贫方面,实现18个贫困村光网或无线网覆盖,建立了全市扶贫信息服务系统,实现贫困申请、技能培训、助学资金发放的电子信息化,方便贫困户接受掌握特色产品、技术指导、扶贫政策等方面的最新信息;文化惠民扶贫方面,36个行政村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投入使用,20个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配发音响、电视机等文化活动器材,1450套偏远地区电视信号接收设备完成安装;金融扶贫方面,积极开展“双基联动”,严格筛选信誉良好的企业、专业合作社贷款申请,为64家贫困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贷款3782万元;科技扶贫方面,27名“三区”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科技服务形成常态化,抽调16人组成德令哈市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特派员队伍,对科技扶贫过程进行精准服务和科学化管理;贫困户危旧房改造扶贫方面,投资754万元,统筹“两房改造”、“整村推进”、“美丽乡村”等项目,为132户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维修及院墙建设;电子商务和市场体系建设扶贫方面,由本地网站和农牧企业联合打造了德令哈首家互联网+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为贫困户免费提供实体、网络等销售服务。

四、绘好脱贫“资金管用图”,加强监管审计。严格执行《青海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青海省财政扶贫资金县级财政报帐制实施办法》,坚决杜绝挤占挪用、贪污侵占、滞留延压等问题,确保扶贫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完善管理机制。始终坚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县市财政报帐”制度,项目实施中严格把关,杜绝不合理开支,严控核定工程投资,按工程合同和工程进度拨款,有效确保了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积极开展财政专项扶贫绩效考评工作。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资金安排、资金拨付进度、资金项目管理、资金使用成效等各环节进行年度绩效自评,并接受上级年度绩效考评,财政专项扶贫绩效考评工作受到了上级财政主管部门肯定。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督审计力度。将扶贫项目列入财政监督年度计划,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等6个项目开展财政监督,检查资金总额达5240万元,与此同时,审计机关强化扶贫项目审计力度,对每个扶贫项目逐一审计,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安全。

上一条:2016-11-22 下一条:紧扣“赶超进位与促进和谐”两大主题 德令哈市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

关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