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德令哈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任务,持续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坚决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各项措施,有力净化了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持了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稳定、可控、趋好的形势。
扎实推进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决贯彻“四个最严”要求,把党政同责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全力打造“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从农田到餐桌”的无缝监管链条,确保全市各族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一是以责任为先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深化联动协作,压实责任形成了市、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牧、居)委会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监管和责任体系。二是以队伍为保障。各单位、各部门各司其职,主动作为,明确食品安全专职兼职人员。配备食品安全协管员,自聘9名食品安全专职协管员,60名“公安村警”兼任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更大程度整合资源,实现“一警两用”,为实现食品药品协管村社全覆盖提供有力保障。
深入推进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牢牢把握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品种三个重点,多措并举切实加强各相关领域、各相关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一是加强风险严控。加大蔬菜、水果、畜禽肉等食用农产品的抽检频次。截至目前共抽检食品及食用农产品294批次,完成率100%,达到4份/千人的目标任务。其中,合格288批次,合格率97.95%。对不合格食品立案6起立案调查,并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对抽检结果及核查处置情况进行公示;二是加强依法严惩。通过采取拓宽案源梳理线索,协同查处曝光典型案件等手段,对存在问题的案件责令限期整改。截至目前,全市共发生食品领域案件17起。其中,8起简易案件,9起一般案件。一般案件中撤案1起,结案1起(给予警告),7起待结案,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00余份。保健食品领域立案6起,结案1起,罚没款2754元,其他5起均已调查结束,待结案。三是加强重点活动餐饮保障。顺利为“两会”“519中国旅游日青海分会场”“青洽会海西分会场”“光热大会”“柴达木富硒枸杞节”等重大活动保驾护航,通过全程驻点式监督和现场快检食材及餐饮具等方式,圆满完成2万余人次、130余餐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扎实开展“两品一械”安全专项整治,确保用药、用械、用妆的安全。一是扎实开展“蓝箭护航”系列行动。按照省、州“药品安全·蓝箭护航”2019系列行动总体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两品一械”经营使用领域行动方案7份。明确机构,明确职责分工,为顺利开展系列行动奠定坚实基础;二是重点开展中药饮片专项整治行动、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挂证”、疫苗流通和使用管理专项行动、医疗器械质量专项检查等7项行动。结合蓝箭护航系列活动及各类专项整治,联合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对全市“两品一械”经营使用领域累计进行了集中专项检查、联合检查、日常监督检查22余次,出动执法人员达430余人次,检查药品经营企业129余家次,医疗机构160余家次,化妆品经营户140余家次。截至目前,立案33起,已结案30起,罚没款60696万余元,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36份。其中,3起案件正在办理中。
巩固深化提升“双安双创”。在2018年创建的基础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食品安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四个最严”等重大要求,把食品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摆到重要位置,实现组织管理体系的完善化、食品监督执法的严格化、食品生产经营的规范化、应急管理处置的高效化、社会共建共治的常态化,完成三大目标,落实四大责任,形成五大局面,做到六个到位,实现十个100%。并在全市打造1个美食城,2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25家食品安全示范户,1户食品安全示范学校食堂,5户食品安全示范经营企业,4家放心肉菜示范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