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德令哈市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强化“绿水青山出颜值、金山银山有价值”的观念,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优先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前提,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日趋完善,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主要措施
健全环保信用评价和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对德令哈市污水处理厂、海西州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青海海西化工建材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发投碱业有限公司、青海西部镁业有限公司、青海中航硅材料有限公司、中盐青海昆仑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开展环境信用评定工作,评定这7家企业2018年的环境信用评价等级为环保良好企业。
全力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组织开展“散乱污”企业摸底排查工作。针对建材、化工、维修、喷漆、电镀、石灰窑、水泥粉磨站、散煤销售小煤厂、废塑料加工以及涉及涂料、油墨、胶黏剂、有机溶剂等使用的印刷、家具等小型制造加工行业进行排查,共纳入了26家企业。二是开展“煤改气、煤改电”整改工作。全面排查全市辖区内各燃煤锅炉用户单位,并下发《关于开展“煤改气、煤改电”整改工作的通知》,明确整治任务、整改时间、整改责任单位及淘汰计划表。
多措并举落实水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加快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德令哈市生活垃圾分拣处理中心及无害化处理厂(一期)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污泥制生物炭技术的干化部分,把含水率为80%的污泥干化到符合项目干馏段的要求及其配套设施,设计规模为日处理35吨,年运行时间为365天,总投资1900万元,该项目主体工程、设备组装及调试已完成,6月22日投入运营,目前正在收集整理项目资料并积极申请销号。二是开展加油站地下油罐更新改造。加快推进德令哈市运营的18座加油站(中石油9座,中石化7座,社会加油站2座)地下油罐更新改造或防渗池设置任务。目前已完成双层罐改造17座(中石化7座,中石油9座,社会加油站1座),剩余1座加油站力争2019年7月底完成改造任务。三是强化饮用水水源管理。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饮用水安全,每月开展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水质监测、评估水源水质、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
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确定《2019年德令哈市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及《德令哈市疑似污染地块企业名单》,确保全市土壤防治工作快速、有效进行。
扎实推进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制定《2019年度德令哈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明确考核时间、考核方式及被考核企业清单,并下发给被考核企业。二是督促各产废单位在青海省危险废物管理系统中填报第一季度的产废季报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污染综合治理工作还需加强。全市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各类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污水处理中水回用不能完全满足废水处理要求,大气污染减排项目和“煤改气”任务还很艰巨,还需加快技术升级和燃煤锅炉改造进度,危险废物收集、处置能力弱,风险隐患大,应急处置机制不完善。二是农村污染防治基础设施滞后。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滞后,生活污水未进行集中收集处理。三是污染防控立法不健全。德令哈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控制的立法不完善,各行各业对水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不够。四是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对水污染防治政策及制度的知晓率低,对保护河湖环境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相关工作。一是根据州政府印发的《海西州2019年度大气、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制定德令哈市2019年大气、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二是继续推进加油站地下油罐改造工作及德令哈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改扩建提标工程,确保年底全部完成改造及建设工作;三是加强用户水龙头的水质信息网站公开工作,确保用户水龙头的水质与水源水质及供水厂出水水质一同按季度在网站上公开水质情况;四是继续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及“散乱污”整改工作,确保完成今年的整治任务;五是督促各产废单位在青海省危险废物管理系统中填报各季度的产废季报工作;六是以保护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开展涉重金属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