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本地要闻 >> 正文

靠前服务解难题防疫生产两不误——德令哈市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州安排部署,德令哈市主动对标对表、迅速行动,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多措并举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

一、稳定农业自给,做好春耕备耕。一是鼓励新堉、万庄、金丰、金穗等6家蔬菜种植企业,加强温棚田间管理,保障市民蔬菜需求。目前,共有646个温棚,约1550亩正常种植生产,恢复空棚种植62栋,日产出蔬菜6-8吨,蔬菜自给率达到40%,通过农超对接,供给河西农贸市场、好好爱家、乐生活等超市。二是鼓励伊明农牧、仓克尔蓄产品公司、益源肉食品公司、洁康生猪屠宰场等养殖和加工企业稳定繁育和生产。目前,存栏生猪0.4万头、牛1.3万头、羊31.3万只、鸡5.9万羽,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稳定。三是全市共12家平价菜店中9家正常运营,价格保持稳定,待3月1日其余3家平价菜店全部恢复营业。四是充分发挥各类冷库、保鲜库的作用,农产品储备充足,粮食库存64.64吨,食用油库存16.76吨,冷冻(鲜)猪肉库存3.43吨,鸡蛋库存2.97吨,蔬菜库存22.26吨,价格运行平稳。五是积极做好春耕备播工作,全市冬灌面积8.2万亩,计划完成播种面积28.29万亩(含枸杞10.66万亩)。各类农资开始调运储备,已积攒农家肥3.2万方,储备化肥2090吨,有机肥1.5万吨,种子310吨,农药3.5吨,农膜2吨,柴油135吨,饲草294.1万公斤,饲料92万公斤,农商行等金融单位也做好了农资贷款准备工作。

二、稳定工业运行,抓好企业生产。一是38家规上工业企业已恢复生产29家,规上企业复产率76.31%;预计到2月底,全市复产企业33户,复产率将达到86.84%。二是从园区、工信局、发改委等单位抽调精干力量,成立8个指导小组下沉各企业开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指导协商工作。给10家企业下发了《企业开复工提醒函》,组织企业召开关于保障全市规上企业稳定运行的手机视频会议,开展上下游对接、天然气供应、电力供应、生产用水、企业流动资金等方面的问题。三是新能源企业均在持续正常发电生产,没有停产停发的新能源企业。四是给各企业援助300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和5吨消毒液等物资,帮助企业解决防控物资短缺问题。

三、稳定服务业经营,恢复市场秩序。一是限上企业逐步复产经营,27家限上服务业企业,15家已恢复经营,复工率55.55%,其余11家因业主计划转产、暂时不返回德令哈等自身原因,2月底前暂不恢复经营。二是市场主体有序恢复,全市各类市场主体(个体)6036户,经营户2956户,复工率48.9%。其中,食品生产企业16家,恢复生产5家(抛开秋季季节性生产企业10家,复产率达到83%);综合农贸市场1家,正常营业;大型超市5家,正常营业;商店1290家,营业782家,复工率61%;餐饮1030家,营业549家,复工率53%;宾馆230家,营业25家,复工率11%;工矿企业食堂及机关食堂47家,正常供餐13家,复工率27.7%;学校食堂29家,均未营业;药店43家,营业42家,复工率98%;医疗器械经营43家,营业42家,复工率98%。10家活畜禽销售点全部关闭。三是鼓励农贸市场、美食城等业主通过减免房租费、摊位费等措施,减少商户损失,吸引商户尽快开业,河西农贸市场已免除商户一个月房租费。

四、稳定项目建设,加强工地管控。一季度,计划开复工建设项目48个,其中,续建项目28个,新建项目20个。初步统计,基础设施类项目施工单位22家,预计外来务工人员481人(省外315人),产业项目施工单位10家,预计外来务工人员210人(省外136人)。一是强化外来务工人员疫情防控,下发《关于做好项目建设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从工地开复工“八不”原则、明确工地开复工程序、加强务工人员管理、加强工地现场管理等方面提出26条具体要求。二是保障务工人员顺利返岗开工。在德令哈安排众通、维也纳宾馆为定点隔离点,提前摸排掌握各工地返德人员信息。截止目前,众通酒店隔离112人,累计隔离351人;维也纳酒店隔离83人,累计隔离96人。三是鼓励建设项目和施工单位尽量使用本地务工人员,调查掌握各乡镇各村社剩余劳动力情况,对接在建项目用工信息需求,为各建设工地想方设法筹备部分消毒水、酒精、口罩等防疫物资。

上一条:德令哈市“三项举措”掀起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州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会议精神热潮 下一条:德令哈市突出重点狠抓关键确保战“疫”生产两不误

关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