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是摆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重大任务。只有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同全国一道进入小康社会,才能确保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更亮。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德令哈市始终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年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8%以上。坚持以民生实事工程为抓手,加快发展民生事业,深入实施创业扶持和就业促进政策,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和产能过剩企业职工等群体就业创业作为重点,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2019年全市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398元和15904元。大力推进治欠保支工作,解决农民工工资3480余万元。投资4240万元实施11个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全市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扶贫政策全面落实。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持续提标扩面。探索建立特困供养长效机制,累计为735名特困供养对象发放供养金94.8万元。脱贫不返贫,关键看长效。德令哈市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把建立健全脱贫巩固提升长效机制作为关键举措,先后研究出台《德令哈市2018-2020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方案》《德令哈市2019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方案》《德令哈市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管理办法(试行)》《德令哈市资产收益项目收益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政策措施,保障脱贫巩固提升工作顺利开展。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巩固提升的有力抓手,2016年至2019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0966.28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00个,实现42个行政村村级产业资金全覆盖,贫困户持续得到政策实惠,非贫困户共享巩固提升成果。
截至目前,4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31.5万元。同时成立德令哈市扶贫产业发展指导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产业指导首席专家,利用产业指导员组成专家小组对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进行全程指导,进一步提升贫困村产业发展能力、提高脱贫质量。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德令哈市把村级党组织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狠抓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从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优秀青年农民中择优选取优秀人才充实完善村后备人才储备库,确保村“两委”班子配备“素质更优、能力更强、结构更合理”,全方位提升村党组织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已储备270名村级后备干部,其中,男性208人,女性62人;35岁以下102人,50岁以上41人;中共党员199人,群众71人;大专及以上学历61人,高中及以下学历209人;村党支部书记后备干部83名。如,德令哈市东山村党支部把“发展集体经济,提高文明程度,富裕村民生活”作为奋斗目标,探索出了一条有东山特色的“一核四动共赢”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按照“边产出、边投入”的“滚雪球”发展方式,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8万,党建促脱贫取得了实效,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得到提升。狠抓村级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市级主要领导与全市4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建立联点工作机制,并安排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1名第一书记驻村、1个联点单位结对帮扶,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转化工作,切实提高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截止目前,全市4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完成整顿转化,已全部退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