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本地要闻 >> 正文

德令哈市深入开展“会战黄金季”专项行动进展成效、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

来源:

2020年上半年,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按照省、州“会战黄金季”专项行动部署,德令哈市及时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完成时限,不断加大督查落实力度,“会战黄金季”专项行动取得初步实效。

一、工作进展成效

(一)持续深化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平稳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播种面积29.07万亩(新增占补平衡耕地7.82万亩),其中小麦种植6.19万亩、青稞3.90万亩、马铃薯0.18万亩、藜麦0.3万亩、油菜1.46万亩、火焰参0.30万亩,果蔬0.72万亩、青饲料6.05万亩、枸杞9.68万亩。各类草食牲畜存栏48.13万头(只),其中牛存栏1.49万头、羊存栏46.22万只、其他0.42万头;各类草食牲畜出栏1.8万头(只),其中:牛出栏0.23万头,羊出栏1.57万只。全市生猪存栏数为7159头,较年初的4343头增长64%,能繁母猪存栏1618头,较年初779头增长107.7%。我市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数、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量逐步上升,生猪生产保持持续向好的态势。各类牲畜肉产量达584吨,奶产量达225吨,蛋产量达177吨。

(二)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6%,12项省级重大项目开复工11项,19项州级重点项目开复工14项,57项集中开复工项目开工47项,开复工率和员工返岗率均达到97.29%。梳理谋划新增中央预算内项目30项,总投资6.25亿元,谋划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17项,总投资39.6亿元,谋划专项债券项目284项,主要涵盖农林水、文化旅游、教育卫生、住建交通等行业领域。

(三)强化靠前服务意识,民生保障兜牢底线。全市争取新增政府专项债券资金2.2亿元,收回存量资金1.9亿元,清理盘活历年存量资金3.7亿元,盘活率54%。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5%。转移农牧区劳动力就业9561人次,实现劳务收入5400万元,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87%。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744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46人,登记失业率2.69%控制在3.5%以内。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24.30万人次,旅游收入1.34亿元。

二、困难问题

总体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经受住了疫情冲击,在各项政策措施作用下,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但也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全市主要产业处于产业链上游和价值链的底端,“初字头”“原字号”产业、产品居多,生产、销售严重依赖于下游需求侧变化,受疫情对产业链冲击的影响,纯碱、氯化钙、氢氧化镁等主要工业产品外销不畅,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二是消费需求持续放缓。旅游经济受损严重,预计上半年旅游接待游客数和旅游收入下降80%以上;住宿餐饮企业由于游客数量下降问题面临较大亏损压力。营利性服务业电信业务总量因上年增速成倍增长基数加大,上半年电信业务总量难以高速增长。三是民生保障压力大。受减税降费、应对疫情支出增加等因素影响,地方财政收入依然低迷,财政收支压力明显加大,“三保”面临较大压力。同时消费价格结构性上涨压力较大,对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产生一定影响。四是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放缓。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赖于新能源领域的大幅投资,目前新能源项目受国家补贴政策及土地、环保等政策约束收紧影响,落地难度加大,重大项目逐步减少,加之占比较大的一般性工业投资下降61%,严重影响到上半年投资的完成。

三、意见建议

下一步,德令哈市将重点围绕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安排部署,采取远近结合、行之有效的强有力措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一是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种养殖和设施农牧业,增加蔬菜、肉、蛋、奶产量,提高菜籃子保障能力;打造柴达木构杞品牌,延伸精深加工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畜群繁育、饲草料种植、精深加工等配套体系建设,打造生态畜牧业产业基地。二是强化企业运行分析监测,制定实施改善营商环境工作措施,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积极协调解决银行贷款、流动性资金问题,推动项目建设,激活实体经济,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三是力促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扶持培育各类新型市场主体和新业态、新模式,力争在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大数据存储、电子商务、会展经济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一是持续抓好投资调度和要素保障协调服务,坚持和深化月度投资监控调度工作、以月分解、按旬跟踪、逐个调度,确保二季度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二是紧盯第一批集中开复工项目,做好开复工项目的后续入库统计工作。同时着手开展第二批和第三批集中开复工活动的组织、筹备工作。三是扎实推动“项目生成年活动”,围绕重大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方面提出一批拉动力强、利长远、补短板、强基础、增后劲的重大项目。四是全面推行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责任制,规划、土地、环评、立项等项目审批主管单位在做好报件审查的基础上,提前为业主进行项目报建指导服务,确保项目业主少走弯路,一次办结。五是加快推进“审批破冰”工程,实施好“项目前期集中编制月暨项目集中审批周”活动,为后续投资释放奠定坚实基础。

(三)持续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一是加强项目建设手续指导工作。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土地占用、流动资金贷款担保、建设资金融资筹措等重大问题,协调相关单位加快办理规划、土地、环评、人防、消防、节能、安评等行政审批事项,加快新建项目前期审批程序。加强工作协调,跟进了解企业资金到位情况,指导帮助企业尽快完成规划选址、土地及水气电暖设施保障等工作,促成项目尽早开工。二是加大铁路、电力等部门的协调力度,努力缓解铁路运输瓶颈制约,确保重点企业和新投产项目的要素需求;积极为企业争取落实各类专项资金。加强上下游企业、原料、产品、技术、装备和项目对接工作,力促纯碱、水泥、机械制造等行业企业扩大对接成果。三是做好下半年上下游对接。修改完善《德令哈市上下游产业对接产品画册》,促进企业相互了解,并及时召开上下游产业对接会,为企业产品对接搭平台、下任务。

(四)全方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持续实行企业贡献奖励政策。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对做出较大贡献的企业给予奖励,特别是在持续完成投资调度任务、稳定增长工业增加值、顺利实现企业入规、商贸企业入限、社零统计数据稳定增长等方面的企业,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二是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抓好已签约项目落地跟踪工作,每月初掌握签约项目进展及困难问题,及时上报并帮助解决;建立洽谈接触重点客商跟踪表,及时对接已洽谈接触过的客商有关信息,争取洽谈接触的客商在本地实现项目落地;建立招商引资信息情报研判平台,借助网络信息、行业协会、证券公司等渠道,精准掌握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扩张的实时动态情报,实现精准点对点招商;着力做好第二十届“青洽会”参会工作,多方面展示德令哈优势资源和产业体系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和资源禀赋特征与产业政策导向,全面重新整理招商项目库,编制技术深度更深、要素分析更全、效益评价更准的《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书》,提高招商项目的吸引力。三是提升招商引资竞争力。继续实施亲商暖商助商活动,在落实好国家和省州市相关优惠政策基础上,抓紧出台促进海西州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措施,为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打造新优势。完善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引进和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软环境。

上一条:切实加强价格调控 全力保障市场供应 下一条:德令哈市“四聚焦”确保经济社会平稳有序发展

关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