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本地要闻 >> 正文

扩大低保保障范围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来源:

为不断扩大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德令哈市多措并举严把审核关,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管理水平,将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真正落实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严格把关审核审批程序。对各乡镇(街道)所有在保城乡低保对象和近一年来曾提交申请但未审批通过的家庭以及动态管理中已退出的低保家庭认定等情况进行排查,防止出现“人情保”“关系保”“漏保”等现象。截至目前,全市现有城乡低保对象1432户2837人,今年新增城乡低保对象73户153人。及时更新低保信息系统数据,每月将新增纳入、动态取消低保等人员信息及时在低保信息系统中进行更新,严格按要求录入低保人员类别、资金发放情况等信息。

有效规范档案及资金管理。对全市1432户2837名城乡低保对象档案进行了审核整理,做到低保档案一户一档,档案中完整保存低保申请书、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授权书、入户调查记录、审核审批盖章等信息,低保资金全部以社会化发放。

规范履行近亲属备案制度。为认真核查城乡低保对象是否有财政供养人员、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居)民委员会成员近亲属享受低保情况,每年对全市各乡镇(街道)及村(居)民委员会成员近亲属享受低保情况进行备案,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人情保”“关系保”及优亲厚友等问题,有效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确保社会救助工作廉洁高效、公平公正。

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大对城乡低保政策、申请程序、民主评议和审查、审核、公示等环节宣传和规范力度,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国家政策,确保低保日常动态管理程序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做到家喻户晓,应保尽保,避免出现“错保”“人情保”“关系保”等现象。

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是服务对象隐瞒财产,缺乏有效应对措施。部分低保对象为了享受低保,采取隐报、瞒报等手段,不如实填报家庭信息,隐瞒个人财产状况,存在物品财产转移等情况,导致出现“错保”等问题,现阶段尚缺乏合法合规的有效应对措施,核对工作难度较大。二是政策宣传不到位,群众观念存在偏差。虽然每年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活动,印发各类宣传资料,但尚未做到家喻户晓,部分群众对社会救助政策有误解,存在攀比心理,认为别人能享受自己也可以享受,因不符合条件取消而产生抵触等负面情绪,经常出现闹访等现象,影响社会稳定。三是无户籍流浪乞讨人员,存在政策壁垒问题。个别流浪乞讨人员因精神异常等原因无法提供姓名、户籍等身份信息,通过指纹比对等各种渠道均无法确认其身份信息,导致无法享受医疗救助等政策,住院治疗产生的费用无法支付。

结合我市各项工作实际,建议由国家层面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大对城乡低保政策、申请程序、民主评议和审查、审核、公示等环节宣传和规范力度,让广大群众了解国家政策,大力宣扬社会保障是保护网,但不是“免费的午餐”,不可能把所有的社会风险都包下来,增强群众的防风险意识,在有收入来源时,尽可能去参加各种社会保障项目。

上一条:德令哈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落实情况 下一条:聚焦民政服务体系 打造民生幸福工程

关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