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本地要闻 >> 正文

德令哈市生猪生产保障工作开展情况

来源:

为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州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以生猪养殖转型升级为方向,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通过多部门通力合作、积极行动,我市采取扶强扶大一批、补助引导一批的方式,主动作为,全力打好稳生产、保供应攻坚战,使生猪恢复生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多措并举,夯实生猪产业发展基础

(一)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制定出台了《德令哈市促进生猪生产转型升级十条措施》扶持政策,加快落实《关于做好种猪场和规模养殖场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工作的通知》等有关生猪生产扶持政策。从产能恢复,体系构建、保障措施等推动各项政策落实。一是落实“菜篮子工程”政策。自2018年以来,积极争取“菜篮子工程”、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等惠农项目,据统计,为我市3个生猪养殖合作社(国源、洁峻、盛康)争取补助4个项目,累计争取财政补助资金1112万元。二是落实生猪保险补贴政策。2020年保险育肥猪6030头,能繁母猪702头,保险资金由中央财政补贴50%,省级财政补贴30%,养殖户承担20%。将能繁母猪保额从1000元增加至1500元、育肥猪保额1000元,有力扩大生猪保险规模。三是落实生猪恢复生产补贴。为加强疫情期间稳产保供,严格落实能繁母猪补助资金发放到位。2019年底饲养能繁母猪720头,补助资金为7.2万元;2020年对购置能繁母猪头补助资金为95.6万元,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实施中。四是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我市将生猪养殖、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清洗消毒、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备纳入农机补贴范围,保证生猪生产购机补贴资金随时申请、随时补贴。五是加大了金融支持政策。针对养猪企业普遍面临的生产资金短缺难题,我市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发布信用贷款和相关优惠信息,农担公司为符合条件的生猪养殖主体提供信贷担保服务,金融机构全力以赴支持生猪生产恢复工作,积极为生猪生产发展提供信贷支持,累计扶持恢复生猪贷款达665万元。同时,积极落实“仔猪贷”政策,据统计需求贷款370万元,需求购置仔猪7400头,目前多部门正在积极衔接推进此项工作。

(二)保障生猪有序调运。引导鼓励生猪养殖户从本辖区生猪养殖场中购买优良仔猪,降低疫病传入的风险,严查举报非法贩运;为满足本地仔猪供应能力不足的现状,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提供高效服务、支持生猪贩运经纪人(全市共备案生猪贩运经纪人3人)调运符合条件的种猪和仔猪。

(三)加快规模场标准化改造。对3家(志盛、洁峻、恒润)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重点扶持,对动物防疫、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环节进行标准化改造,推广机械化、自动化设施。目前恒润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其余两家正在实施中。同时,激励规模场(户)以扩大能繁母猪补栏为主,加快实现本地仔猪自繁自育,尽快缓解本地区仔猪供应短缺、外地仔猪调运难、恢复生猪生产无猪源的紧迫问题。经过前期努力,我市能繁母猪数量增长了129.7%,为恢复生猪生产奠定了基础。

(四)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坚持对生猪养殖场(户)做到“日日排查、场场必到”,统筹做好内部防控,着力提升生物安全防护水平,规范生猪产地检疫管理,完善生猪运输车辆备案管理制度,全面构建餐厨剩余物全链条监管体系,加强生猪屠宰场、运输车辆的非洲猪瘟监测,抓好集中强制免疫,组织开展疫情监测和大清洗大消毒措施,全面扎实做好养殖、调运、屠宰、无害化处理等全链条清洗消毒,全面清除病源隐患。

(五)强化生猪养殖技术指导。我市在加强生猪补栏复产政策宣传的同时,组织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定人定场定责开展全链条跟踪服务和技术指导,与规模养殖场(户)签订了《畜禽养殖防疫目标责任书》,深入了解养殖户所需,及时解决养殖生产中出现的关键技术和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技术培训,积极组织养殖户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在线学习非洲猪瘟防控与复产技术等专题培训,总结推介成功防控经验、养殖关键技术等培训2期次,培训人员85余人次。同时强化网络信息服务,及时在规模养殖场微信平台上提供优惠扶持政策、仔猪供应、价格动态、疫病防治及养殖技术等信息,让广大养殖场(户)了解更多的信息,促进规模养猪场提档升级,加快生猪恢复补栏复产。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本地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少,供应仔猪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养猪户扩大生猪生产的需求;二是我市大部分仔猪供应需靠外调,当前外地市场仔猪供应紧张,价格高,且来源无保障;三是扩大生猪产能需改造提升现有基础设施,加之仔猪、饲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等叠加因素,导致现有规模养猪场难以迅速满负荷养殖。严重影响养猪积极性,制约了扩大产能。

上一条:高标准严要求重宣传讲实效不断巩固德令哈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下一条:重实践拓思路促发展德令哈市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关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