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德令哈市通过完善就业政策,广辟就业渠道,大力扶持创业,提升职业技能,全力推进就业创业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168人,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92人,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0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一、把稳就业富民“定盘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是积极开展“入企服务专项行动”,分赴全市110家各类企业进行入企政策宣传和复工用工摸底调查,采取灵活方式将338名城乡劳动力推荐到26家企业就业,满足了企业和劳动力双向需求。二是通过举办“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网络招聘会”“2020年海西州高校毕业生暨稳就业‘四送’专项行动招聘会”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企业和求职者牵线搭桥,达成就业意向2275人。三是强抓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目前共举办计算机操作培训、高校创业进校园培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训等各类培训班33期2580人,发放技能培训补贴451.8万元。四是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重点人群就业。今年共为27家企业吸纳525名人才,发放社会保补贴及一次性奖励共计441.25万元。五是狠抓劳务输出,引导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开展“枸杞采摘劳务用工跨省州区域合作供需洽谈会”“劳务经纪人技能培训”等活动打造特色劳务品牌,全年实现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6139人次,实现劳务收入9660万元。
二、按下创业富民“快进键”。为全面激活创业主体,提升创业质量,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一是先后组织SIYB创业培训5期125人,已有85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30余人,创业成功率在60%以上。二是依托创业孵化平台和组建的创业服务专家志愿团,开展创业咨询、创业指导、创业扶持和后续服务,引导扶持11家企业入驻孵化基地,带动就业20余人,充实了我市“双创”工作的后劲。三是通过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创业一次性奖励及首次创业补贴等扶持政策,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重点群体自主创业,目前为52户经营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52万元,为27名首次创业者发放首次创业补贴5.4万元,为42名创业者发放创业一次性奖励补贴23万元。
三、打牢扶贫富民“立柱桩”。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免费技能培训,开拓了他们职业发展新渠道。2020年,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24人。为461名灵活就业人员返还社保补贴339.39万元。安置贫困劳动力村级护林员岗位138人,公益性岗位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