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德令哈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以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为首要目标,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工作措施、落实监管责任,坚决守住市场安全底线,切实保障“两节”期间市场秩序平稳和谐。
一、敲响节前监管“警钟”。德令哈市高度重视节日期间市场秩序,把抓安全、稳供应、控物价作为“底线”和“生命线”。针对这一时期市场秩序工作特点,就开展节日期间市场供应保障、应急调控、价格监管、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分析研判当前市场形势、风险和隐患,提出加强节前市场监管工作的对策建议。结合我市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三大领域”安全监管实际,制定个性化、具体化工作方案,按照“网格化”监管制度,深入重点市场、重点区域进行检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为节日期间广大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二、拧紧“三大领域”安全“阀门”。坚持问题导向,将风险隐患排查与日常监管、专项整治相结合,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牢牢守住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三大安全”阀门。一是聚焦食品安全。以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和进口冷链食品等为重点监管品种,以年货市场、超市(商场)、食杂店、小作坊为重点监管对象,以年夜饭、婚寿宴接待单位、农村自办宴席、网络餐饮为重点监管单位,采取联合检查、走访摸排、监督检查、受理投诉等方式,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不断规范重点监管品种及对象单位的管理,消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隐患”。截至目前,共检查食品经营户600余家,餐饮服务单位200余户次,学校食堂31户次,对发现问题的6家食品经营户和2家餐饮经营户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并给予警告。二是聚焦药品安全,针对节日期间人员流动性大、气温相对较低、一些疾病高发多发的特点,将GSP认证跟踪检查与日常检查有机结合,对辖区内的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器械使用单位扎实组织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检查,深入排查系统性、区域性风险隐患,切实加强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履责情况的监管。同时,紧盯新冠疫苗质量安全,就新冠疫苗验收入库、配送、储存的相关质量标准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截至目前,共检查药品经营使用单位30余家次,出动执法人员90余人次。三是聚焦特种设备安全。以电梯、锅炉、压力容器等为重点,对使用管理人“首负责任”落实,设备是否检验、安全制度是否落实、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等方面实施全面检查,实现了安全监察的全覆盖,进一步提高了特种设备的登记率、定期检验率,切实消灭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盲区盲点。截至目前,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3家,特种设备139台次。
三、形成联防联控“合力”。一是凸显市场监测,稳控物资价格。根据商品品种、市场规模、企业辐射范围等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商贸企业通过有序投放、定点投放稳控物价。引导、监管商贸企业在商业步行衔、百货超市和购物中心等大型零售场所举办促销活动,在农贸市场,超市等经营企业开展明码标价集中整治行动。制定《德令哈市重点商品价格检测表》,选择2间连锁药店、4间大型超市和1个农贸市场对六大类27种生活必需品和口罩、消毒水、抗流感药品的价格变动情况进行采集,确保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动态。配合州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开展我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排查、监管检查、抽样检测,切实将隐患风险消除在源头。二是凸显部门联动,形成监管合力。紧紧抓住“两节”期间市场消费量大、违法行为易发高发、监管风险相对集中的特殊时期,市公安、农牧、工信、应急管理等多个部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专项执法行动,清市场、维秩序、办案件,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隐患,净化节日市场环境。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在加大冷链市场检查频次的基础上,指导督促41家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户及时完成“青冷链”系统数据录入,市疾控部门开展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抽样检测工作,截至目前,共采集食品内外包材及食品共29批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受季节波动影响,供应偏紧、价格上涨较快的生活必需品,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做好保控稳价工作,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过好一个安定祥和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