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市始终坚持把持续做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积极采取有力推进措施,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全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安全生产稳定形势。
一、工作成效。一是及时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启动会,按照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二是对照目标任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专班,压实责任,层层抓好组织实施,结合省州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各行业领域整治重点和目标任务“两个清单”》,进一步细化量化各行业领域整治重点和目标任务,强化整治责
任,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三是在全市开展危险化学品、工贸企业、非煤矿山、建筑施工现场、地下管网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深入彻底排查各类隐患,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全力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截止目前,共检查工矿商贸领域企业129家/次,排查治理各类隐患705条,下达350份执法文书,对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了严厉处罚,其中,责令停产停工14家/次;组织危化、非煤矿山、工贸企业开展警示教育约谈会5次,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大宣贯3场;开展联合执法检查10余次。四是加快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根据《海西州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相关要求,制定《德令哈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目前,正在推进应急预案的修订编制工作。
二、困难问题。一是产业安全红线意识树立不牢。个别部门、个别乡镇负责人对安全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进缓慢,宣传氛围不浓。二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力。在近期的安全检查中,发现以下突出共性问题:企业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职责不明确;企业现场管理较为混乱,风险点多;部分设施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等等。三是联动机制不完善。各行业领域还停留在“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检查状态,对于安全隐患的整改没有整体部署,检查成效不明,大排查大整治力度还有待加强。四是季节性风险隐患明显。当前已进入春季,大风天气较多,高空作业风险大;各类企业开复工会增加潜在风险,需强化监管执法力度;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形势严峻,防灾减灾工作丝毫不能放松。
三、下一步工作重心。面对当前严峻的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形式,我市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按照“三个必须”的原则要求,坚决树牢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要明确防是前提,控是关键,救是保底的观念,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落地见效。
(一)要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一是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细化责任清单,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二是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将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州安全生产会议文件精神纳入宣传思想学习内容;要求在各党委(组)、中心组、干部职工等层面进行学习贯彻落实。同时,利用两微一端、条幅、展板等方式大力宣传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宣传报道工作开展情况,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和做法,加大舆论宣传,引导形成全社会参与安全生产“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二)围绕专项整治抓实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一是按行动计划方案中专项整治重点内容,合理安排人力物力,突出抓好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等高风险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强化源头管控治理。二是建立风险隐患清单,分类实行隐患台帐管理,滚动销号,形成报送机制。三是督促企业强化措施抓好隐患整改。对排查出的每条隐患,落实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整改措施,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限期整改。四是严格实行安全隐患交办、督办及复查验收制度,对重大事故隐患和突出问题要挂牌督办,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五是进一步加强重大节日、重要时间节点的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我市将进一步加强供暖设备以及供热管道的隐患排查,紧盯道路交通安全,做好提示提醒,预防出现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加强进山、进湖旅游管理工作,避免游客被困事件发生,加强协作,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三)围绕全面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增强监管执法队伍力量,创新安全监管执法方式,建立检查目录清单,根据区分的风险等级、管理水平、事故情况等,分层次建立不同类型的“双随机”库,采取“双随机、一公开”及“四不两直”方式开展执法检查。加大监督检查频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有意识的选择一些负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形成有效震慑,从而倒逼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
(四)加快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完善各行业领域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在制定过程中结合实际,科学决策,杜绝上下一般粗的形式性预案,要确保预案的实操性。
(五)加强应急值班值守。高度重视值班值守工作,严肃值班纪律,认真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抓好安全防范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