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德令哈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各项安排部署,抓实扣牢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以更大决心、更有力举措将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聚焦到攻坚克难上来,统筹协调推进疫情防控、生态环保、项目投资等各项任务,确保一季度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一、切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一是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按照“外防输入”要求,加大中高风险地区来德返德重点人群排查管控力度,抽调人员充实德令哈火车站疫情防控力量,协调做好站场消毒、旅客体温监测及信息登记等工作,并对重点环节、重点区域开展环境检测。二是扎实开展疫苗接种工作。确定海西州人民医院、火车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单位,海西州人民医院为医疗救治保障医院,并根据接种情况增设海西州蒙藏医医院疫苗接种点。组织全市医疗卫生人员参加专项培训,规范操作流程,严格落实“三查七对一验证”,实施预防接种网格化管理,每个网格明确责任人、登记人、接种人、巡视人和医疗救治人员,确保接种工作全程受控。目前,全面完成重点人群第一次接种任务。
二、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一)推动祁连山南麓(德令哈片区)综合整治任务落实。印发《祁连山南麓(德令哈片区)矿业权分类处置方案》,阐明矿业权分类处置的基本原则,明确具体措施和时限。停止办理祁连山南麓(德令哈片区)所有已设矿业权延续、变更、转让等一切手续,对已审批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磋商一致后依法暂停实施,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历史遗留砂金盗采点,迅速启动生态修复工作。2021年度,全片区无任何探矿勘查项目入场,未发现违法采矿、采石等经营活动。
(二)推进市域重点流域生态保护。一是制定工作方案,完善制度组织架构,明确河湖库责任名录,责任到人。二是开展河湖管理范围、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工作。9条河流完成1:2000图上划界和航飞工作,164条规模以下河流全部完成图上划界。三是常态化开展河湖管理保护综合执法,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开展清理整治行动,处理水利部、省暗访组暗访发现的问题4个并完成销号。四是建立河湖保洁工作机制,按照水功能区划分,责任河湖功能区水质均已达标且持续改善,河湖水域面积不断扩大。
三、全力确保一季度经济平稳运行
(一)狠抓项目开复工工作。一季度拟开复工项目74项,预计完成投资4亿元,3月底计划全部开工建设。今年重点实施的项目计划共142项,全年计划完成投资52.5亿元,争取完成州定目标任务。拟列入省级重点项目7个,列入州级重点项目11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8.85亿元。
(二)活跃消费市场。组织超市开展打折促销、春节促销活动,引导德令哈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组织掌上柴达木、扶贫832、农银E管家等各类电商平台开展以“居家嗨购 网上过年”为主题的网上年货节促销活动,做到促销商品种类丰富、价格稳定。
四、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
(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及商事制度改革,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努力实现“降门槛、优环境、强服务”。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开辟自助区、帮办区、受理区,向企业演示全程电子系统操作流程。通过推行标准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以及提供营业执照寄递服务、发放无介质电子营业执照等途径,优化企业业务办理方式,拓宽业务办理渠道。同时,多形式做好线上线下宣传,营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企业开办环境,提高企业满意度,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二)加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医疗保障改革力度。一是加强集团运营管理。医疗集团成立医疗质量管理、药品耗材采购、财务资产监管等9大中心,州级医院下派7名执行院长参与基层医疗机构协调管理,成立技术团队,指导各分院开展制度建设、医疗质量管理、院感控制、信息化能力提升等工作。二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牵头医院协助开展医疗、护理、院感、药事等方面的带教和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三是探索开展医疗集团“总额控制、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医保总额付费工作,引导患者有序就医,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四是建立“岗位固定、人员流动,服务持续”的人才管理机制,对各医疗机构人员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统一调配,建立内部绩效管理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五、抓好“三农三牧”各项工作
(一)提升特色资源产品附加值。按照“生产标准化、产品精品化、质量有机化、市场高端化”发展思路,以柴达木红黑枸杞精深加工、特色生物产品加工、特色果蔬种植和牛羊肉产品精深加工等为主导,着力引进和培育农牧产品深加工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产值效益。
(二)加大特色农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力度。扎实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创建工作,对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体系建设进行再安排和再部署,开展项目技术培训,推动全市畜牧产业进一步正规化、标准化。鼓励全市农牧企业和经营主体积极注册企业商标,打造特色品牌。
(三)实施稳产保供工程。一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将增加食物供给作为结构调整的优先方向,合理布局农作物种植空间,确保农产品稳产保供。二是保障农资充足供应。共储备小麦、青稞等各类农作物种子300万斤、蔬菜种子840公斤等物资,清理渠道65公里,检修农机具1300台/套。三是加大农技推广力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推送气象信息,全方位保障蔬菜生产。四是做好接羔育幼。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牧区生产第一线,指导农牧民做好消毒、接羔、常见病防治等工作。五是加快恢复生猪生产。通过规模养殖场微信平台提供优惠扶持政策、仔猪供应、价格动态、疫病防治及养殖技术,引进技术服务团队,开展生猪养殖现场技术指导,积极推广“仔猪贷”。六是持续做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2021年,计划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6万亩。
六、抓紧推进民生实事工程
(一)深入开展春季开学各项工作。严格教学管理,签订教学质量目标责任书,督促各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继续加强学校“三防”建设,大力做好重点领域治理,加强校园欺凌防治工作,扎实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巩固提升控辍保学成效。加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工作,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二)稳妥推进养老服务。一是通过公益性岗位、政府临聘、专兼职等方式为敬老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安排护理及工作人员。二是落实养老保障政策,及时发放高龄补贴,积极探索建立特困供养长效机制,积极争取“乐龄工程”项目,为敬老院老人购买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特困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一般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补贴。三是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全市60周岁及以上特殊困难老年人和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家庭保洁、助浴助医、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服务。四是启动居家适老化改造。根据“一户一策”的原则,从全市纳入困难群众救助范围的60岁以上老年人、重点优抚对象和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中,遴选150户作为试点对象,主要围绕设施配备、老年用品配置等方面进行住宅及家具设施适老化改造。
(三)开展冬春季文化体育旅游系列活动。一是开展2021“迎新年”环城赛,提高全民健身意识,增强全民身体素质,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深入蓬勃发展。二是为全市各行政村、寺院免费发放图书7000余册,进一步丰富广大群众文化资源。三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以各项活动为契机,宣传冬季旅游优惠政策和惠民措施,推广特色旅游产品。四是推进数字公共文化建设。建设完成海西州云上柴达木智慧旅游平台德令哈市模块,填充星级酒店12家、景点3个、线路4条、大型场馆4个,已正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