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令哈市积极推进科技工作,将其作为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手段,加强管理、强化服务,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围绕新能源开发、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积极扩大科技项目种类及审批量,加大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成果项目推广力度。二是优化科技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补助资金成果最大化,进一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主动性。三是以强化信息沟通为中心,以服务基层、社会为宗旨,根据企业需求,不断强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对企业在新产品申报、科技成果鉴定以及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等方面予以支持。四是深入开展调研,全面掌握全市企业科技状况及最新发展动态,深入分析企业在产品技术水平、项目研发、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优势,积极研究解决问题,帮助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一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较低。近年来,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传统产业比重大、科技含量低、高新技术企业和高附加值产品少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二是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由于我市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财力不足,与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本级科学技术经费应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的比例还有一定差距,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发挥不够。三是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全市部分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淡薄,部分规模以上企业未设立研发机构、配备专职科研人员,部分已设立的研发机构未正常开展工作。同时,在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人才引进和储备不足,导致技术创新活力不够,高水平研发成果少,核心技术、自主品牌不多,市场竞争力不强。从规模以上企业调研情况来看,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较高,其他企业投入偏低。全市R&D(研究与开发)占比和企业研发投入规模远低于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高投入、高收益”的特征尚不明显。
三、意见建议。一是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建立健全产学研结合机制,整合全省科技资源,实现产学研和科技中介机构联动。二是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加强省内外、区域间的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参与技术创新活动培育人才,逐步建立以企业科技人员为主体,培养与进修并重、借用和引进结合的创新人才保障机制。三是完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的资金扶持力度,摸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多元投资并存的创新投入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