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市始终坚持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抓实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把发展党员“统筹关”“入口关”和“质量关”,严肃规范开展党员发展程序,确保党员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基层党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坚持标准,把好“统筹关”。按照慎重发展、均衡发展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对发展党员数量和结构进行调控,明确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对发展党员的人员数量、结构分布和工作要求等提出明确具体的指导意见。依据全市各党委(党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情况,及时下发年度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各基层党组织根据本单位党员队伍建设的需要,制定工作方案,坚持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党员。市委组织部对各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进行定期督导检查,对发现问题的,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规定整改时限,指导和监督基层党组织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审慎吸收,把好“入口关”。始终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基本要求,对党组织日常教育、培养考察、谈心谈话等环节严格把关,全面考准考实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情况,确保每名新党员都是政治合格的先进分子。针对发展党员工作中的风险点,下发《关于印发入党积极分子近亲属报告制等5个规范发展党员程序制度的通知》,制定入党积极分子近亲属备案报告制度、发展党员培训制度、发展党员政治审查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规定,进一步弥补发展党员工作“制度缺陷”,设置发展党员“高压线”拧紧发展党员“关口”,坚决杜绝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弄虚作假、“带病入党”、近亲属违规入党、违规“异地入党”“人情党员”等违规违纪问题,确保发展党员工作风清气正。
精心育苗,把好“质量关”。编制《德令哈市发展党员指导手册》,对发展党员5个阶段25个步骤作出详细规范、列出模板,规范基层党支部发展党员流程。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全市各领域党组织发展对象培训班,以党章、党史、入党程序等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和研讨,引导发展对象系统掌握党的基本知识、理论,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要求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加大35岁以下的年轻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大力做好发展年轻农牧民党员工作。充分发挥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积极推荐优秀青年人才为入党积极分子,规范“推优”程序,拓宽“推优”渠道,不断壮大青年人才入党积极分子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