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德令哈市立足实际,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千方百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促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平稳、有机、高效衔接,切实增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落实责任,优化机制。一是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全市首要政治任务,年内多次召开会议,及时传达中央、省、州有关讲话、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明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任务。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乡村振兴指挥部,形成了市有工作领导小组、乡有工作站、村有工作室的工作机构框架。二是优化延续工作体制机制,编制《德令哈市“十四五”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规划》《德令哈市“十四五”时期特色农牧业与二产、三产融合发展研究》《德令哈市“十四五”乡村振兴问题研究》,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贯彻落实措施》《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好局、起好步。
动态监测,加大帮扶。一是制定《德令哈市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回头看”工作方案》《德令哈市防范致贫返贫部门联动预警联席机制》,围绕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主要指标,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骤增或收入骤减导致基本生活严重困难户等“三类人员”开展动态监测。目前,共识别监测对象2户7人,均已组织民政、医保、就业等相关部门开展针对性帮扶工作。强化农村低保兜底保障,及时将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后返贫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实现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有效衔接。二是进一步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制度“救急难”功能,精准认定救助家庭,合理计算救助标准,及时为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救助服务,切实解决城乡困难群众遭遇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截至目前,累计为全市脱贫户2299户次6703人次发放低保资金177.54万元,低保兜底覆盖率100%;为全市159户困难群众家庭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59.2万元。三是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招聘活动和利用各类公益性岗位,为农牧民群众搭建求职平台,截至目前,全市脱贫户劳动力就业人数达304人,已完成省级300人目标任务。同时,全市脱贫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已完成,培训140人次,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15人次。四是积极推动扶贫产品“三进”工作,利用消费帮扶系统、“832”平台等渠道解决特色农产品卖难问题,截至10月底消费扶贫销售额达7100.791万元。
衔接资金,整合管理。一是精准安排资金。产业发展方面安排资金5593万元。其中,中央衔接补助资金4183万元,省级衔接补助资金1410万元。安排中央衔接补助资金产业发展占比61.4%,省级衔接补助资金产业发展占比74.5%。全市衔接资金安排率达100%。目前衔接资金支出5030.49万元,支出率60.95%。二是合理选择项目。结合德令哈市资源禀赋,围绕牦牛养殖,饲草料种植等特色优势产业,合理筛选实施德令哈市牦牛科技产业园、金原村、红光村、甘南村三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农村户厕改造、消费帮扶等24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目前所有项目均已开工,预计11月底5个项目可完成建设内容。三是开展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建立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资金审批拨付、项目招标采购等管理制度,强化日常支出监管,健全“市、镇、村”三级公开公示机制,确保涉农资金高效安全运行。2021年共整合涉农资金917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7304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789万元、县级财政资金86万元。
资产确权,合法移交。一是积极推进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工作,制定《德令哈市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办法》并征求各相关部门意见。二是经梳理,2016至2019年全市投入各类财政资金21096.79万元,累计实施扶贫产业项目112个。根据相关要求,已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全面完成2016年-2019年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确权工作,建立的资产管理台账已移交项目实施乡镇和村。2015年及以前年度的扶贫项目已梳理完毕,正在实地核查资产现状,待项目资产核实完成形成资产台账一并移交项目实施乡镇和村。三是对“十八大”以来使用各级财政资金、社会捐赠和对口帮扶等投入形成的扶贫项目资产,要求各部门稳妥推进符合条件的扶贫项目资产确权登记,做好资产移交,并纳入农村“三资”管理平台。目前,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已完成,市乡村振兴办、市水利局、市交通运输局正在推进中,预计11月底全部完成。
全面摸排,打造示范。持续推动“百乡千村”示范工程,在全面摸排全市42个行政村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品一特色”工作思路,筛选确定第一批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力打造德令哈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其中,红光村投资850万元实施田园综合体基础设施配套项目;金原村投资600万元实施花卉种植基地基础设施提升和乡村建设项目;甘南村投资1000万元实施休闲观光农业度假区建设项目。目前,所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