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本地要闻 >> 正文

德令哈城市医疗健康集团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来源:

我市成立医疗健康集团以来,始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州卫生健康委关于医疗集团建设要求,按照“运行管理一体化、医疗服务同质化”的原则,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上下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逐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更好服务百姓。

一、医疗集团建设情况

一是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以州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市中医院及各基层医疗机构共同参与,积极推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逐步实现急重症病人、住院、慢性病人和恢复期病人在集团内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维持治疗的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医疗集团内转诊流程,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医疗集团各成员单位上转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使转诊患者享受优先诊疗、住院服务。二是辐射带动作用凸显。积极落实首诊在基层、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格局,通过州级医疗机构定期开展专家、资源、患者“三下沉”工作,将医院的管理理念、先进技术和服务渗透到基层医疗机构的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和服务水平。截止目前,医疗集团下派专家400余人次,诊疗服务2000余人次,培训基层卫生人员200余人次,协助尕海镇卫生院开展住院业务。三是强化药品耗材供应保障。全面推行医疗集团内药品统一管理,实现统一药品采购目录、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验收、统一支付货款,严格要求各医疗机构优先采购使用基本药物,将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与基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拨付挂钩,落实城乡居民糖尿病、高血压门诊用药保障政策,切实满足群众基本药物用药需求。是加快中医适宜技术发展。市中医院成立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和中医药知识培训,先后培训县乡村医生500余人次,发放中医适宜技术资料800余份。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开展针灸、推拿、刮痧等6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打造示范中医馆2个,切实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五是区域资源共享不断优化。实施德令哈市医共体信息化建设项目,投入资金2000万元,计划5年内完成德令哈市县乡村信息化系统,推进医共体内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等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市中医院与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建立远程诊疗系统,实现远程会诊、远程培训。全市7家基层医疗机构与青海省红十字医院建立远程心电、2家乡镇卫生院与海西州人民医院建立远程影像,实现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医疗集团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医疗集团内各成员医疗机构的人、财、物等资源管理权限不同,资源整合需要跨州市跨部门实现较为困难。二是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强。市级医疗机构人才匮乏,医疗资源不平衡,“缺医”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医疗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招人难、留不住的现象较为严重。三是信息化水平还有待加强。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各医疗机构信息化程度总体较低,与“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三、国家层面意见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尽快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督促集团内各成员单位之间不断深化合作,促进联合高效运转。通过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确保医疗集团的公益性。二是加大对集团内医疗机构支持力度。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对集团内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同时加强对成员单位医疗机构的医院管理指导力度,协助指导基层医疗机构提高诊疗水平,提高患者对成员单位医疗机构的认同感。三是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进度。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医疗集团牵头医院信息化优势,实现集团内所有成员单位信息互联、互通与实时共享,对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康复护理等多个环节进行整合优化,建立健全双向转诊、预约诊疗、远程会诊等系统,实现患者同质化医疗和护理,快速诊断,高效治疗,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高效、便捷的健康服务。

上一条:藏红花开出村民致富路 下一条:加快医疗集团建设 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关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