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本地要闻 >> 正文

德令哈市多举措促进农牧民增收

来源:

今年以来,德令哈市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强农惠农政策,以发展农牧业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为中心,不断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农畜产品销售渠道,全面促进农牧民致富增收。

一、农牧业发展促增收。不断加大技术资金投入力度,引进优质品种,提高粮食产量,同时确立“合作+股份”经营的发展模式,以牲畜、草场入股,对草场和牲畜实行规模经营、集中管理,力促规模效益,实现种植业收入较上年增长5%。2022年全市枸杞种植面积达8万亩,通过有机认证的枸杞标准化种植面积达3.5万亩。牦牛存栏2.2万头、藏羊存栏25万只,规模养殖场33家,其中,牦牛规模养殖场10家,藏羊规模养殖场5家,预计牦牛年出栏量1万头以上,藏羊年出栏量15万只左右。

二、落实惠农政策促增效。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目标,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严格落实中央省州各项惠农政策,让强农惠农补贴政策严格及时落实到位。2022年下达补贴面积85951.36万亩,全市6329户农户享受补贴资金488万元;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农牧业救灾补助资金、产业结构调整补助资金,182户享受补贴299.97万元。通过落实一系列的惠农强农政策,有力地促进全市农牧业稳步发展。

三、强化品牌建设促增收。按照“产品商品化、商品品牌化、品牌市场化”的思路和品牌梯次创建模式,鼓励全市农牧企业和经营主体积极注册企业商标,打造特色品牌。以节会促宣传,借助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青洽会等活动平台,重点推介绿色有机枸杞、高原牛羊肉、富硒藜麦等特色农畜产品。为加快推进“神奇柴达木”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积极组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度高、效益突出的企业申报海西州农畜产品“柴达木优品”推选活动,已有9家企业的25个产品入围“柴达木优品”。积极推动扶贫产品进市场,利用消费帮扶系统、“832”平台等渠道推介扶贫产品。截至5月底,全市5家消费帮扶企业共销售5342.78万元,其中,线上销售额172.14万元,线下销售额5170.64万元

上一条:盛大开幕!今日14时“云”端浪展馆 下一条:探访第23届青洽会、第二届生态博览会展馆绿色引领 生态共享 同谱建设现代化新青海奋进乐章 ——探访第23届青洽会、第二届生态博览会展馆

关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