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关于加强和改进驻村干部管理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强化思想认识、靠实工作责任,从严从实抓好驻村干部日常管理,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扛起选派及教育的使命责任。“选”字在前,综合考虑定好“位子”。坚持把优化配强驻村工作队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严格落实《青海省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办法》规定,按照先定村,再选人的原则,采取自我推荐、单位推选、组织审核的程序,严把选派干部政治关、能力关、作风关、健康关,向22个行政村选派66名工作能力强、基层经验丰富、热爱“三农”工作的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和队员,做到“按需定人、因人定岗”。“育”字为要,组织引领走好“路子”。围绕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坚持分级负责、全员培训的原则,针对驻村工作队培训面要广、形式要多样、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指示要求,将驻村干部纳入重点培训班次,精心组织教学管理,采取业务指导、专题培训、外出考察等方式,对全市驻村干部实行多轮全覆盖培训,不断提高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
以务实的创新举措保障严管和厚爱的关键环节。以“严管”为主,注重真抓实干。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明确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服务职责的通知》,加强对驻村工作队的管理,构建市委组织部统筹管理、乡镇日常管理、单位跟踪管理、驻村干部自我管理的“四位一体” 管理体系,及时召回不胜任工作岗位驻村工作队员,倒逼工作队用心驻村、认真干事。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信息管理系统”,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跟踪督查等方式,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每年驻村工作时间不少于200天,全市未出现“走读”和“两头跑”现象。以“关爱”为要,注重关怀激励。坚持选派与激励保障并重,积极落实驻村工作经费88万元,发放驻村工作队慰问金4.4万元,为市级选派60名驻村干部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发放驻村干部生活补助110余万元,用心用情保障驻村干部驻村生活。突出加强政治激励,对14名驻村干部提拔使用、晋升职级,有效激发驻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以高效的执行能力统筹履职和考评的重要任务。“履职”为重,确保“驻的实”。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组建“第一书记”联盟5个。驻村干部合力跑项目、兴产业、增收入,不断为村集体经济“输血”,2022年度,选派驻村工作队的2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同时,全市66名驻村干部对照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实行“年初承诺、年度践诺”机制,积极解决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及群众出行、就业、教育、养老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驻村干部“住村”又“助村”得到广泛好评。“考实”为标,确保“管得好”。坚持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对驻村干部遵守工作纪律、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和阶段性工作目标的情况及个人表现进行综合考核,并作为驻村工作队“好中差”评价依据,推动驻村干部真抓实干、敢想敢干。2022年度驻村工作队考核评定“优秀”等次“12人”,“称职”等次“5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