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央环保督察进行时 >> 正文

德令哈市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来源:德令哈市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文稿组

近年来,德令哈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全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畜禽养殖和屠宰环节方面

(一)科学划分禁养和限养区。一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市情实际,制定了《德令哈市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方案》;二是2017年全市共排查出5家处于禁养区内的规模养殖场,现已全部完成拆迁,3家已在适养区进行安置重建,34家规模养殖场均建设了与生产规模相符、达到防漏防渗行业要求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池和粪便堆放场,可鲁克湖、托素湖周边1000米范围陆域的禁养区和周边3000米范围陆域的限养区内无畜禽规模养殖场。

(二)升级改造屠宰企业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针对定点屠宰场粪污处理、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不规范问题,多次深入企业指导督查,全面升级改造。一是重建粪污三级沉淀池和防漏防渗的病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池,生产污水和污物得到了有效处理;二是更新改造屠宰生产流水线,严格屠宰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制度和肉品品质检验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屠宰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屠宰企业做好生产记录和场内环境卫生整治,全面提升肉制品品质及追溯能力。

(三)宣传推广粪污、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深入村社及牧户大力宣传粪污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措施,积极推广生物发酵还田利用技术;乡镇兽医站在开展检查病死畜禽数量、无害化处理情况排查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指导散养户按照无害化处理要求和操作程序,认真落实粪污物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措施。

(四)稳步开展兽药包装废弃物集中处置。制定并实施了《兽药包装废弃物等医疗废弃物收集处置方案》《德令哈市兽医实验室废弃物、生物制品废弃物及包装管理办法》《医疗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成立了兽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与青海纬峰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签订《生物制品和医疗废物废弃物集中收集处置协议》,向农牧户、养殖场(户)、兽药经销商积极宣传兽药包装物定期回收处理的重要性,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目前,共收集兽药包装等废弃物0.627吨,其中兽药包装物0.32吨,兽医实验室废弃物0.307吨。

二、农业种植环节方面

(一)全力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工作。2019年全市2万亩枸杞和0.1万亩藜麦开展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试点行动,进行有机肥、有机叶面肥等方面的物化补贴和减产损失补贴。通过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结合配方施肥等措施,全力打造柴达木绿色有机枸杞、藜麦品牌,做到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打造绿色有机枸杞2万亩、绿色有机藜麦0.1万亩;推广配方肥使用技术4万亩,建立配方肥示范点3个;在全市建立水肥一体化试验示范基地5000亩;采用水溶肥技术,减少化肥施用总量。经过合理施肥技术推广,达到化肥减量增效目标;重点在蔬菜、枸杞等特色产业基地示范推广喷滴灌水肥一体化农业高效节水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从而达到节肥、节药、节水的效果。

(二)积极开展农田残膜回收工作。为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积极与回收点及回收企业签订残膜回收合同,开展农田残膜回收工作。2018年,全市共回收农田残膜2.98万公斤,回收率达农膜总用量的87%;为进一步减少地膜对土壤环境的污染,自2019年起我市不再安排春覆膜栽培技术推广任务。

(三)全面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一是通过项目带动,2010-2015年累计采购秸秆腐熟剂880.25吨、土壤调理剂73.5吨,实施面积38万亩;建立10000亩的秸秆腐熟还田和土壤改良综合培肥技术连片实施区4个;设立项目实施效果固定监测点10个,测试分析土壤样品500项次,安排小区试验15个。二是为进一步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共举办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班12期,培训技术骨干24人次,培训农民1.8万人次,发放技术培训资料2万份。2010-2015年累计总增产0.608万吨,增收1398.4万元;2016年省级部门取消了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补贴项目后,在无项目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坚持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不放松,持续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土壤质量和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四)加大农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力度。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积极开展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共完成绿色防控示范面积1000亩,其中,怀头他拉镇400亩、柯鲁柯镇200亩、尕海镇400亩,辐射带动种植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开展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带动面积达4.6万亩。

(五)加大农药农资经营监管。狠抓农药经营条件审查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工作,一是完成市内8家农药农资经营单位条件审查;6家农药农资经营门店验收合格并获得农药经营许可证,2家限制使用农药许可证资料已通过省级审查。同时,加强对2家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单位的监管,明确专人联系、重点监管。二是开展农药经营人员培训,提高了农药经营从业人员的政策法律水平和病虫害防控知识水平。目前,全市共有9名农药经营从业人员取得培训合格证。

上一条:德令哈市快速高效办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交办信访案件 下一条:德令哈市坚决打好饮用水源地保护攻坚战

关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