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德令哈市创卫动态 >> 正文

坚持问题导向强力攻坚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来源:未知

德令哈市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对照暗访组所反映的各项问题,对标整改,强力攻坚创卫工作中的难点,补齐创卫短板,创卫工作整改成效显现。

一、大力营造创卫宣传氛围。先后在中心广场、奥运广场等四大广场和金源商城、集贸市场两大重点区域以及柴达木路、巴音河两岸等重要路段设立大型创卫广告宣传牌60余块,更换道路指示牌30余块;在蓝天白云大酒店、世纪景华湾、海西养路总段设置安装了大型电子宣传屏3个;在滨河东路部分路段、黄河路部分路段、汽车站、各乡镇等30多处路段通过绘制墙体文化宣传创卫;制作印发创卫工作“口袋书”5000册、发放创卫倡议书1万余份、创卫工作日志400份、创卫相关宣传品30000份,在出租车、机关单位、“六小”行业等重点公共场所张贴禁烟标识7000余份;设立了微信平台、短信平台、信息平台,同时通过广场大屏幕、广播电视、德令哈晚报、海西在线等新媒体多措并举宣传创卫相关内容,电视台、德令哈晚报设置了创卫曝光台;微信平台、海西在线每日报送创卫信息,形成了人人参与创卫,人人支持创卫的良好格局。并先后三次邀请国家爱卫专家来我市举办创卫专题培训,为我市开展创卫整改工作明确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多次开展大型创卫宣传活动,发放创卫相关宣传材料及宣传品,促使人人自觉行动,参与创卫。

二、加大整改力度,市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我市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一是州、市两级联合开展了“11、12”全市劳动日活动,此次劳动日活动,州、市两级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各街道办事处、企事业单位、村、社区、学校、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驻市军警部队计200余个单位5000余人参加了活动,活动共出动垃圾清运车辆20多台次,清理垃圾100多吨,捡拾白色垃圾100余编织袋,清理小广告500余张,并对市区中心广场、奥运广场、柴达木路等路段的果皮箱、广告橱窗、树木护栏进行了擦洗和清洁;二是制作和翻新垃圾斗50个,新建水冲式公厕7座;建立了公厕巡查及保洁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卫生保洁;完成了莲湖路、河西农贸市场等处部分公厕灭蝇灯、换气扇、坐便器等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国际蓝标公厕分类标识标牌的安装正在着手中;三是以绿化带、树沟、路缘石等为整治重点,通过“吹+扫+洗”的道路精细化作业工艺,完成了柴达木路、格尔木路等20余条道路卫生盲区的整治任务,清除垃圾死角380余处,清理枯枝废叶、砂石碎砖等陈年垃圾1200余吨,有效提高了环境卫生薄弱环节的卫生面貌;四是以河西菜市场、城乡结合部等为重点整治区域,以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为整治重点,累计取缔和纠正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行为2700余起,施划停车场1个、停车位120余个;拆除破损横幅140余条,查处渣土扬尘车辆120余台次;五是坚持实行“小问题不过夜”的照明亮化设施养护制度,累计维修损坏路灯330余盏、更换电缆线500余米,路灯亮灯率达95%以上;六是对市区内45个建筑工地出入口硬化和增设了清洗设施,对存在安全隐患的3个工地勒令停业整顿;七是对东山生活垃圾场进行整改,一期整改工作已经完成。集中安置废品收购站,选址已确定,设计部门出具的设计方案待审核通过后即可筹建。清真寺屠宰点搬迁事宜已委托相关部门协调,待达成协议后即可进行搬迁。

三、全力改造农贸市场,营造优美舒畅购物环境。为使我市河西农贸市场实现规范化管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协调调度洲龙农贸市场主办方,做好创卫宣传发动工作,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创卫工作,并及时督导市场开办者对农贸市场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农药残留公示栏》、《卫生管理制度》、《市场功能划分平面图》进行规范化制作并悬挂于市场内。

目前,农贸市场已经顺利搬迁到临时过渡市场,市场管理规范。临时过渡市场内各种经营铺面及摊位270余家(其中蔬菜零售摊位80家、水果摊位15家、本地菜摊位25家、羊肉摊位25家、调料摊位15家、水产摊位15家、大车批发15家、粮油批发10家、市场周边流动摊贩53余户),主要经营蔬菜、瓜果、粮油、禽蛋副食品、牛羊肉、猪肉;河西农贸市场现已全部关闭,施工队进驻市场已经开始施工改造。

四、社区、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大幅改观。各街道办事处组织辖区内各社区居委会、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联合县级领导联点包片责任单位大规模开展垃圾清运工作。

截止目前,三个街道办事处共出动人力562人次,装载机3辆,清运垃圾1060余车次,26000余方。同时加大对居民小区专项整治工作,对破旧居民小区进行改造修建,清除居民楼道“牛皮癣”1000余处,绿化带内白色垃圾、卫生死角,同时为各小区更换垃圾箱100余个;对各小区门口商铺和车辆乱停乱放进行了统一整治;增设健康教育和创卫宣传专栏80余个。河西街道办事处针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垃圾清运难问题,修建11个地坑式垃圾转运站。

五、健康教育与公共卫生服务深入人心。在格尔木西路打造了“健康教育一条街”,在巴音河两岸打造了“全民健康步道”,在西海公园打造了“健康主题公园”,各社区积极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为各居民楼院统一制作了健康教育宣传栏,向辖区居民大力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各学校开设了健康教育课堂,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实现了健康教育全覆盖。在医院、车站、小餐饮店、小理发店、小网吧等公共场所张贴禁烟标识,组建千人创卫义务监督员进行监督劝阻。市中医院及时设立了发热和肠道门诊,医疗废弃物有专用收集中心,基层医疗机构预防接种门诊设置规范,海西州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

六、食品安全与重点公共场所监管到位。我市加大食品安全与重点公共场所监督检查力度。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导整治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12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36台次,与经营户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322份,现场张贴“禁烟标志”1236份,安装并上墙“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公示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制度公示牌”376个。督促食品、餐饮经营户办(证)照105户,规范其他行业亮证经营80户。

市卫生监督所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将创卫任务分解责任到人,采用“三分、三定、三考、三追究”的方法,分清目标、分清责任、分清职责;对各科室定责任区域,对所有卫生监督员定责任单位、责任片区,对工作目标进度定完成时限;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重点公共场所单位持证经营,基本信息公示内容齐全,标识清楚,专用工具落实。“六小”行业防蝇、防鼠、防尘三防设施安装齐全。通过此次督导整治工作,我市食品安全与重点公共场所卫生状况有所改善,基本做到亮证经营。

上一条: 12月8日市交通局对老火车站后院的卫生死角保洁工作做了合理、周密的安排和 下一条: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市民创卫意识显著提高

关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