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领导之窗 >> 部门信息 >> 正文

【河西街道】以“六民”工作法推动积分制管理 不断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

来源:

河西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直面乡村治理难点痛点,紧扣“组织发动、党员带动、积分撬动、群众主动”工作主线,全力推动乡村治理积分制全覆盖,推动党建工作和基层治理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力争以“小积分”兑出“大活力”,不断提升“民议民知、民享民治、民用民需”的乡村治理效能,构建起村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坚持多维贯通,确保评分标准“民议”,积分理念“民知”。河西街道党工委牢牢牵住党建引领“牛鼻子”,充分发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整合街道各级资源,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宣传,推动积分制管理全覆盖。优机制,画好“总蓝图”。第一时间建立积分制工作专班,街道党工委书记定期牵头召开村党支部书记专题座谈会,出台积分制实施方案和管理细则等文件,通过“一专班、一例会”形成“一方案、一细则”,把人居环境、垃圾分类、消防安全、移风易俗等方面作为推广应用积分制的重点领域,做到推行开展方向明、目标清、节奏准,自上而下统筹实施积分制,为积分制治理把关定向。聚焦网格,发出“集结令”。依托“街、村、物业”党建网格体系,充分发挥网格党支部在积分制管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5个村均组建以“村党组织+村委会+党员骨干+村民代表”为成员的村级积分制管理小组,围绕“积分项目有哪些”“积分标准如何定”等问题充分商议,在此基础上结合各网格特点制定积分制治理“一网格一方案”,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和干部率先带头参与积分制治理。截至目前,党员参与积分制占比逾70%。广宣传,实现“人人知”。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等会议前将积分制管理制度作为必学课程,由村党支部书记或驻村第一书记领学,实现“村贤”带头懂。结合防返贫集中排查工作,实现村民宣传全覆盖。将积分制宣传手册放置物业收费点,实现常住人口宣传全覆盖无死角。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份,入户宣传2000余次。

坚持多措并举,推动治理成果“民享”,美丽乡村“民治”。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小积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积分制推广统筹推进解决乡村治理中的“疑难杂症”,多方合力拧成一股绳,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焕发共治共享乡村新风貌。紧扣重点,规则设计更适宜。以优化村域整体村容风貌为目标,推动积分制与物业管理齐发力,从源头激发村民参与积分制管理的内生动力。重点关注停车乱、绿化杂等物业管理中的难点堵点,创新和改进积分制管理细则,积分由基础积分、奖励积分和处罚积分等部分组成。如甘南村推出违规停车扣积分、规范停车换积分和积分再兑洗车优惠券等措施,使农村物业管理服务推进更加顺利,村域管理更加有序。动态调整,内容事项更具体。积极发挥乡村积分制推动在解决村域安全治理难度大等问题中的作用,结合电动自行车安全飞线充电攻坚行动,对积分事项进行动态调整,指导各村将飞线充电问题、入户充电等事项纳入积分制细则中,提升村民对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的响应度。逐步扩大,人员对象更加广泛。根据甘南农民新居内租户量大、工作时段不固定等特点,研究制定村内租户积分制实施补充细则,探索本地居民户积分管理和租户积分管理“并行制”,重点推动租户参与垃圾分类、环境整治等事项,不断增强租户共建和谐美丽家园意识。如巴音河西村探索推出每周一天“公共服务日”,选取周末集中时间段,有效引导村域租户周末参与服务小区内公共事务,全面解答租户对积分制各项问题,极大提升了租户对村域事务的关心度、参与度。

坚持多元激励,确保积分结果“民用”,积分兑换“民需”。各村级党组织依托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小组会议等平台,充分倾听村民意见、尊重村民意愿,形成了“一村一策”的“服务+荣誉+实物”三重兑换模式,推动乡村积分制与村民自治充分结合,打造特色积分兑换体系。因势利导,活用精神激励。河西街道下辖各村结合各自实际,积极探索积分兑换激励约束方式,持续提升村民参与活跃度。如:白水河村实行“年度清零制”,明确每年度积分不累计,给予当年度排名靠后积分家庭重新参与排序机会;北山村实行“末位淘汰制”,制定村内积分排名后20%的村民不参与积分制兑换的制度,强化积分制激励作用;甘南村实行“评优选拔制”,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将绿色家庭、最美家庭直接和积分制挂钩,强化精神奖励,切实提升住户集体荣誉感。因情施策,巧用物质激励。为最大限度推动群众参与热情,坚持以群众所需为核心选取最适宜的生活用品兑换,鼓励群众因需兑换,兑换奖品包括洗车优惠减免券、洗衣液、洗手液、棉纸巾、垃圾袋等,兑换参与率100%。

上一条:【平安德令哈】基层治理齐发力 构建“共治”新格局 下一条:【河西街道】“四个强化”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关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