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令哈水利局为更好引领水利工程建设和调度运行、水旱灾害防御、河湖管护、水资源管理配置等水利重点工作始终把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纳入水利建设总体布局,统筹谋划推进实施。
为农田灌区插上“数字翅膀”。巴音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典型的内陆河流域,它所辖的德令哈灌区、尕海灌区担着全市16.94万亩农田灌溉任务。近年来通过全面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补短板、强弱项、提质效,有效解决当地耕地“卡脖子旱”,下游河道和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2024年继续加大改造力度,计划投入7000余万元实施德令哈灌区续建配套改造项目,德令哈灌区正趁着智慧水利“春风”,为灌区现代化管理插上“数字翅膀”。
为美丽河湖按上“智慧眼睛”。巴音河发源于祁连山支脉,全长326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0.2 m³/s,由北向南穿城而过,最终汇入尾闾湖泊--可鲁克湖,是德令哈人民的母亲河。市水利局投入资金300万元,实施巴音河智慧河湖建设项目,安装76套高清摄像机、4套水情监测终端、41套语音告警广播系统等智能终端设备和软件系统,实现有效、及时、全面掌握巴音河动态,让涉河事件早发现、早处理,通过信息化监控管理举措,推动河湖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全面监控河湖水质和水环境,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下一步继续积极争取“智慧河湖”信息化建设项目,不断扩大河湖管护线上监控范围,做到线上线下双监控,进一步提升河湖管护水平。
为洪涝灾害防御当好“前沿哨所”。持续优化升级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和水旱灾害防御调度中心,新增1个视频站、1个雨量站、1个水位站,投入21万元完成全市范围预警广播设备、水位站、雨量站SIM卡更换,机房及平台进行维护,构建了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位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三道防线”,预警平台100%正常运行,保证山洪灾害水雨情测报准确率达100%。水利、气象部门通力协作,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重要天气报告,去年汛期联合发布山洪气象预警2期、雨情信息20条,为全市乡镇及街道和在建项目管理单位,提前部署防范应对措施提供了信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