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德令哈市深入研究部署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积极采取具体措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讲政治、敢担当,努力营造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有作为的良好氛围。
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市委高度重视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治理工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作出批示,市委常委会会议和市委专题会议及时安排部署。市纪委迅速行动,汇同相关部门认真做好治理工作,制定下发《德令哈市开展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按要求分三个阶段开展工作,把为官不为、不愿担当,作风漂浮、落实不力,工作不实、弄虚作假,为政不廉、以权谋私等问题作为此次专项治理工作的重点。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均建立了专项治理领导机构,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组长,落实人员安排,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列出任务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细化任务,责任到人。在第一阶段自查自纠工作中,各部门各单位认真排查梳理存在的为官不为、不愿担当等问题61条;第二阶段重点检查工作中,市纪委、市督察工作委员会对全市22个单位和部门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治理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通过检查各单位各部门均能按照要求及时安排部署,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梳理问题;第三阶段,各单位各部门正在按照要求对梳理排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
狠抓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针对在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源头治理,努力形成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切实推进问题的解决和作风的改善。一是严格遵守《德令哈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学习考察、改进新闻报道、严肃工作纪律、强化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12条具体措施。针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先后制定下发《德令哈市委工作督促检查制度》、《德令哈市文风会风管理制度》、《中共德令哈市委常委调查研究工作制度》等制度,修订完善了《副县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蹲点调研制度》、《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重大民生工程决策听证制度》等一系列作风建设相关制度。制定了《德令哈市国家公职人员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和《德令哈市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试行)》,着力解决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为全市干部从政行为戴上“紧箍咒”,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机制。围绕落实中央、省、州作风建设规定措施,修订完善《德令哈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办法》、《德令哈市市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经费管理办法》和《德令哈市临聘人员管理办法》等内控管理制度,从执行公务接待、公车管理、临时出国境办法等规定措施到领导干部带头落实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研、直接联系群众、党政正职“五个不直接分管”等方面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制度体系,为持续开展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积极采取措施践行710工作制度,确保既定事项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成为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力抓手,将“4+3”责任体系拓展为“4+3+3”,在州定党风廉政、基层党建、意识形态、依法治市和维护稳定四个主体责任,深化改革、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三个重要责任的基础上,增加脱贫攻坚、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示范市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三项重要工作,进一步靠实市委管党治党、推动发展的责任。三是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公示栏,将行政职权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办事指南、执法信息等全部向社会公开,群众办事难、办证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制定了《德令哈市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20条措施》着力解决职责落实不到位、服务意识不够强、行政执法仍需规范等问题。四是目前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130项,近三年来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68项,承接省、州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56项;编制完成市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随机抽查清单,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56项;市行政服务中心进驻单位31家,设置服务窗口82个,实现行政服务事项更少、环节更简、速度更快,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服务效能;印发《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通知》,对市政府各部门行政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整理形成清理规范额度市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目录(共计56项)已向社会公布。五是在全市各乡镇街道机关、站所、社区安装59部“钉钉”考勤管理系统,严格落实考勤制度,并通过钉钉后台统计不定期抽查干部到岗情况,督查了解干部队伍执行考勤和请销假情况,并根据督察情况进行总结,对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的进行通报,提高了干部职工勤政意识,促进全市各级干部职工履职尽责。
加大约谈通报,确保整改实效。始终把治理不担当、不作为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和重大政治任务,市委主要领导严格按照“第一责任人”的角色来定位,以身作则,认真践行“五个亲自”和“三个抓好”要求,今年上半年,3次集中约谈,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市纪委就作风纪律建设,不担当不作为治理工作对各乡镇纪委书记、纪检组长进行了集中约谈。成立市督察工作委员会,抽调人大、纪委、法院、公安等9个部门人员,对全市重点工作和专项工作开展了12次监督检查工作,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针对干部职工请销假制度执行不力、无故迟到、早退、旷工、“走读”,值班期间擅自脱岗办私事等问题,制发《进一步严肃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请销假制度》;围绕优化投资发展环境,集中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开展治庸问责工作,下发整改通报2期,提出整改建议6条,有力推进了机关工作作风的好转。先后对违反工作纪律等7个典型问题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通报,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效果。
强化巡察督察,督促工作落实。结合从严治党的要求,相继对12家单位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政治体检”,巡察期间共听取工作汇报30次,与干部群众进行个别谈话288人次,走访调研下属单位36家,受理来信来访来电38件。通过开展个别谈话,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调阅资料等方式,发现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问题165条,移交线索24条。通过巡察,进一步增强了被巡察单位的管党治党意识,维护了党的领导核心和党中央权威,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在巡察实践中,市委配强干部队伍、配套完善制度、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方式方法、快速移交线索、紧盯问题整改,解决了一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巡察利剑作用初步显现,持续释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强烈信号。(市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