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本地要闻 >> 正文

德令哈市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市工作主要做法及下一步打算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德令哈市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市工作主要做法及下一步打算

今年以来,德令哈市以《全国健康促进县(区)项目工作方案》为依据,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有机结合,积极开展全国健康促进市创建工作,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树立“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核心健康观,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建设健康德令哈、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一、主要做法

(一)建立健全“健康入万策”运行机制。根据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市工作要求和部署,成立了由主管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健康促进工作启动会,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多方合作、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为健康促进项目工作提供组织保障。目前,已召开4次联络员会议,2次领导小组协调会议。同时,成立德令哈市健康专家委员会,制定了《德令哈市全民健康促进行动规划》《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联席会议制度》等有关政策。目前,已投入项目经费60.5万元,用于修建健康主题公园、健康广场培训宣传等工作。

(二)加强对健康促进工作的规范管理。把健康促进工作纳入各部门的年度考核内容,使各部门健康教育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规范,不断加快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工作管理规范化进程。

(三)传播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理念。树立“以人为本、预防为先”的工作理念,结合卫生计生日主题,开展城乡居民健康体检、疾病咨询等义务服务,宣传卫生防病知识,促进医院健康教育从生理服务发展到心理服务,从治疗服务发展到防治服务的转变。

(四)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一是以《青海省健康素养88条》为主要内容,印制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系列折页、慢性病防治系列宣传手册、《健康手册》《居民膳食宝塔图》等宣传资料,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二是举办宣传活动53场次,出动医务人员223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1万余份,悬挂横幅1050余条,健康巡讲23场次,3.1万余人次受益,健康教育知晓率达到81.2%。三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优势,大力普及市民健康知识,在德令哈晚报、电视台等媒体上开设健康教育专栏,传播健康素养知识和卫生热点问题,营造良好的卫生健康教育宣传氛围。

(五)全面深入开展健康促进活动。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通过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宣传设施和电子屏幕、健康德令哈公众平台等宣传形式,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居民健康文明水平。二是充分发挥医疗资源优势,健康促进医院工作长足进步。实行医院健康促进工作目标管理,层层分解落实目标责任;以各种卫生计生节日为契机,深入街区进行咨询、宣传和义诊;积极开展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全员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及时开设门诊、病房、医疗业务科室健康教育宣传专栏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开展无烟医院、无烟科室创建活动。三是广泛普及学校健康教育促进活动。全市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平均每周安排0.5课时,开课率达到100%,促使广大学生掌握相应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并针对主要健康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健康指导意见;学校设有心理辅导室,聘请资质心理教师为师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均设有健康教育宣传栏,达到无烟学校标准;每年举行田径运动会、校园球类联谊赛等活动;全市中小学校均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进一步完善传染病和常见病疫情的“零报告制度”。四是顺利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健康促进。积极为干部职工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各种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并根据各行业特点分类指导,形成齐重视、共参与的工作格局。五是稳步推进企业单位健康教育。定期为职工提供健康体检服务,掌握职工基本健康状况,针对职工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全民健身全民参与格局基本呈现。六是深入开展社区健康促进活动。健全街道社区健教组织,紧紧围绕辖区居民健康需求,以《百姓健康》为主要内容,利用宣传栏、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载体,组织各种文体活动、社区居民健康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健康社会氛围。七是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创建工作。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学校、社区(村)、企事业单位创建工作,建成7所健康促进医院、7所健康促进学校、14家健康促进机关、3家健康促进企业,9个健康促进社区(村)、100户健康家庭。目前打造完成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健康一条街和健康“美食汇”、健康食堂等健康促进场所。

(六)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遵循“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就近就便”原则,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体育活动。一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落实工间操制度。充分认识开展工间操活动的意义,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参与全民健身,把开展工间操活动落到实处,增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二是举办全民健身群众性体育活动。充分利用民族活动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优势,举办各类民族舞蹈、健身操等培训班,培训3600余人。发挥职能优势,开展“激情哈拉湖”迎新年冰雪机车极限挑战赛、首届排球赛等各类业余全民健身活动。三是举办全民健身竞技比赛活动。以篮球、徒步走、民族健身操等群众体育为抓手,广泛开展机关男篮赛、赛马会、摩托车赛群众体育活动。截至目前,80%的社区、行政村配有体育健身设施,并配有10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每千人口有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经常锻炼的人数比率达35%,有效缓解了群众健身难题。

(七)深入开展禁烟、控烟宣传活动。制定印发《德令哈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管理规定的通知》,以《控烟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为基准,结合无烟学校、机关、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社区等无烟场所建设活动,充分利用各类节日、媒体、张贴禁烟标识等形式,加大对重点、室内公共场所等场所烟草危害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的意识。

(八)进一步改善健康环境。城市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平整,主要街道无乱张贴、乱涂写等情况,废物箱等垃圾收集容器配置齐全,城区无卫生死角;城市河道、湖泊等水面清洁,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92平方米;城市功能照明完善,城市道路装灯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污水、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和污染防治符合全国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餐厨垃圾初步实现分类处理和管理,建筑垃圾得到有效处置。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73%,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到95.92%;生活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符合《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要求,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城市主次干道、车站、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公厕不低于二类标准。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进一步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倡导树立“健康教育先行”理念,整合内部健康教育资源,依托全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中央补助地方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充分利用、新型媒体平台,引导城乡居民树立科学健康观,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营造全社会关注健康的氛围,着力打造健康文化城市。二是加强基本医疗素养技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针对目前基本医疗素养、技能水平对健康促进工作的制约因素,要进一步加强重点疾病、重点人群、重点领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通过部门协作,广泛宣传”科学就医、合理用药”、慢性病防治等重点领域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三是深入开展健康促进市工作,按评价标准将目标落到实处。严格按照国家级专家组对我市创建健康促进市工作的督导意见,进一步完善我市创建健康促进市项目工作的长效机制。巩固创建成果,形成长效机制,推进健康城市健设,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指导服务能力。四是形成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专业素质。针对机关、学校、医院、社区、企业均不同程度存在的健康教育人力紧缺、健康教育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培训和健康促进经验交流指导,形成人才培养机制,增强健康促进软实力。五是要立足实际、针对问题。以群众健康诉求为出发点,以创建活动为载体,持续开展创建活动,提升市民健康教育参与率、知晓率,扩展“关注流动人口健康,人人参与共建共享”、“戒烟限酒,健康生活”、“科学就医、合理用药”等活动主题范围,广泛引导、动员市民参与。


上一条:2017-10-11 下一条:德令哈市打好“组合拳”提速脱贫攻坚进程

关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