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本地要闻 >> 正文

德令哈市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实现新突破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德令哈市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实现新突破

自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开展以来,德令哈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决策部署,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发力精准脱贫,全市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为确保打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年度战役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好国开行23.2亿元农村基础设施改造贷款,全面改善34个行政村基础设施条件。目前,资金已全部到位,拨付使用1.64亿元。抓好项目建设进度。重点围绕水、电、路、住房、广场等,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查漏补缺”,确保农牧区新农村建设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目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一期)、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项目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二期)工程已通过初步设计审查工作,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复查;柯鲁柯镇戈壁灌溉引水枢纽重建工程、怀头他拉水库输水洞改造及上游综合治理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批复工作;尕海镇、怀头他拉镇及柯鲁柯镇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已通过审查,现开展施工图设计工作。加快农村路网建设。加大伊克拉村等偏远牧区和年久失修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北山口至巴力沟村路、察汗哈达村公路等3条砂路改建工程已全面开工。伊克拉村、巴力沟村等4座配套桥梁工程已完成设计。加大水利设施建设。针对柏树山、怀头他拉镇、蓄集乡、柯鲁柯镇等区域内薄弱环节,加大投入力度,促进防洪防汛设施有效改善。目前,德令哈市黑石山水库灌区(三期)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黑石山水库灌区(四期)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改善农村住房安全。2016年针对21户无房贫困户实施的易地搬迁项目,目前正在加快施工,预计6月底前全面完工,7月底前全部入住。通过房屋补贴形式,鼓励农牧民加大自筹力度,全面改善农牧民群众住房条件,2017年暂下达128户一般贫困户(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目前,正在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推进农村电网改造。以改善农村用电质量、确保用电安全为抓手,实现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牧区电网逐步推进。目前,花土村、新秀村、安康村、金源村、莲湖村完成导线改造升级,东滩村、西滩村、卡格图村、郭里木新村、新源村、电网改造项目已完成可研设计,预计6月中旬开工建设。完善通信网络设施。实施“宽带乡村”工程,提升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进一步提高牧区通讯信号覆盖率。截至目前,已完成德令哈市4个行政村光网建设,3个行政村4G无线网建设。

加大公共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村牧区公共服务投入力度,增强整体保障能力。巩固教育成果。对市公办幼儿园及“公建民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就读的23名建档立卡贫幼儿减免了除生活费外的其他收费,共计2.7万元。加强文化设施投入。充分发挥村文化活动室的作用,让更多农村牧区家庭享受文化成果。截至目前,为陶斯图村、伊克拉村、花土村、安康村建设贫困村建设文化体育场,预计年底完工;落实茶汉沙村等16个贫困村体育健身器材,目前器材已到位,清点工作完成后及时发放;切实提升广播电视覆盖面和服务能力,1500套“户户通”、“村村通”设备已发放1408套,剩余92套用于更换。全市广播覆盖率达97.97%,电视覆盖率达98.84%,。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继续实施以“一免七减四优先十覆盖”为抓手的医疗扶贫巩固服务,巩固和改善标准化卫生室就医条件,继续开展传染病慢性病综合防控和相关免费医疗服务。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力度,保障水平不能降低、力度不能减弱、工作不能放松。加大农村牧区养老医疗保障力度。开展“一免七减”政策,为176名贫困人口减免资金1268.5元。由卫计、医管部门详细调研了贫困户中患慢性病及相关费用支出情况,并衔接了省州主管部门,尽快落实省级政策,切实解决门诊药费无法报销问题;开展医疗服务帮扶工作,培训村医12人次,开展免费义诊120人次。增强群众就业创业能力。积极发挥劳务组织作用,充分收集企业用工信息,通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大型招聘活动,及时向贫困家庭有就业需求人员推荐就业岗位,保障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至少有1人实现转移就业。目前州市开展了春风行动招聘会,133名贫困户与用人单位进行了对接。继续安排公益林管护员岗位就业,截止目前,共计143名贫困户签定扶贫护林员管护合同。保障群众最低生活水平。进一步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政策和其它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和各项扶贫帮扶措施,充分发挥低保制度的“兜底”作用。截至目前,为精准扶贫户累计发放低保金11.59万元,为5户精准扶贫对象审批发放临时救助2.4万元。

增强产业发展能力。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充分体现并突出“产业+扶贫”内涵,发挥产业对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带动作用。避免扶农不扶贫、产业不带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利用好到人到户产业扶持资金,确保年底分红。加快推进实施1500万元扶贫产业园项目,建立健全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户优先收益,国开行贷款将进一步支持伊明、杞珍等德令哈扶贫产业园内企业。将德令哈市柯鲁柯镇民兴村乡村旅游扶贫项目、柯鲁柯镇莲湖村旅游扶贫宾馆建设项目、柯鲁柯镇陶生诺尔村旅游扶贫建设项目与建档立卡户有机结合,带动贫困户增收,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发展光伏扶贫项目收益。进一步拓宽德令哈市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思路,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充分发挥本地区光热资源优势,加强土地资源综合利用,促进产业与资源对接,资源与资本对接,实现贫困户长期增收、贫困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长效发展模式。在20个贫困村实施光伏扶贫项目,每村建设0.4MW,将20个贫困村8MW光伏发电项目,合并集中建设在光伏扶贫产业园内,占地约200亩,各村享有0.4MW光伏项目的25年收益的脱贫致富。巩固精准扶贫金融服务工作。继续实施好贫困村互助资金,撬动金融机构贷款,支持村产业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目前,1000万贫困村互助资金除花土村外全部下拨给贫困村的互助协会,各乡镇(街道)均成立互助资金监督委员会;加大对带动贫困户脱贫的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让贷款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目前,贫困户贷款5万元、专业合作社贷款320万元、龙头企业贷款200万元。

发挥社会帮扶合力。一是制定《德令哈市脱贫攻坚领导干部联点乡镇村社一览表》,实行39个市直机关单位部门包村、26名市级联点领导干部包户(人),明确帮扶对象、创新帮扶方式、落实帮扶任务,实现了贫困户帮扶全覆盖;二是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驻村扶贫工作促进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在岗进位认真履职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日常考勤、工作纪律、工作日志、定期汇报等工作事项,并开始执行月述职、季评鉴、半年一考核制度,从履职实绩、勤勉敬业等5个方面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三是制定了“百企帮百村,百企联百户”德令哈巩固提升行动方案,组织全市各类企业与联点贫困村召开脱贫攻坚联席会,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帮扶职责,梳理问题、推进工作。截至目前,各类捐资捐物合计33.72万元,其中企业帮扶4.06万元,干部结对帮扶1.04万元、联点单位定点帮扶27.6万元、爱心人士捐款捐物0.52万元。

加强思想宣传动员。一是按照省上思想脱贫集中宣传工作的要求,制定《德令哈市贫困群众思想脱贫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了宣传工作力度。结合《习近平关于扶贫开发论述摘编》,产业扶贫、培训转移,低保、医疗救助、临时补贴、雨露计划等相关扶贫政策,由乡镇街道干部、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村两委和政治理论功底好的老干部、老党员组成宣讲组,重点宣讲贫困户发展产业、勇敢创业就业、苦干实干脱贫成功案例,引导和增添贫困户致富信心。牧区宣讲还重视发挥少数民族语言作用。宣讲组已经在部分乡镇、街道开展了集中宣讲和入户宣讲,每次集中宣讲和入户宣讲均形成了一对一的宣讲工作日志、影像资料,按户形成了宣传工作台账;二是充分利用省州主流媒体和市电视台、等传播平台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宣传工作,截至目前,在青海电视台宣传报道2期、新华网3期、德令哈新闻宣传报道20期、德令哈晚报专题宣传16期,在今日头条“德令哈发布”中报道6条;三是对柯鲁克镇莲湖村、安康村开展脱贫典型跟踪观察,第一书记已经全程记录脱贫进程和发展变化,定期报送发展记录,建立扶贫先进典型台账;四是针对贫困户尤其是老年人,采取入户反复讲解、广播宣讲、电话查问等形式,让贫困群众提高政策知晓率;五是针对贫困群众对部分扶贫政策不掌握、对有些政策程序不清楚的实际,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制了《德令哈市精准扶贫政策》,对涉及贫困群众的42项政策,通过群众容易接受的流程图形式,用简单的文字概括表述,并通过电话随时解答。

上一条:德令哈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考 下一条:【农林水牧】德令哈市退耕还林工程2017年度粮补填卡工作已初步完成。

关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