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本地要闻 >> 正文

选派干部勇担当抓实党建促脱贫

来源:市委信息

选派干部勇担当抓实党建促脱贫

选派干部勇担当抓实党建促脱贫

——德令哈市积极引导驻村干部履职尽责精准发力

德令哈市以“强党建、助脱贫”为工作重心,通过抓实筑牢驻村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履职尽责,不断找准党建与脱贫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有效发挥了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先锋模范及战斗堡垒作用。

选派精兵强将,筑牢脱贫力量堤坝。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始,德令哈市各级党组织从严从实“推荐”本单位熟悉党务工作、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从现实表现、遵规守纪、业务能力、工作经验、单位评鉴等方面对推荐人员进行“海选”。同时,对推荐人员进行“审查”打分,“审”党性宗旨意识、干部人事档案,“查”日常工作表现、遵规守纪行为。按照得分情况,从高到低依次纳入选派名单,切实保障选派的人员业务精、工作勤、作风实、力量强。选派23名第一书记实行脱岗工作机制,集中人员工作精力。全力提供办公设备和工作经费,保障第一书记能够“静下心、沉的住”。以平时督查与工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加大监督考核力度,从履职实绩、勤勉敬业、群众认可、民主测评和乡镇党委意见5大方面对选派人员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和兑现补助报酬的重要依据,切实发挥选派监管制度指向强、重点明、力度大、效果好的作用。

开展调查研究,找准脱贫攻坚切口。为全面有效掌握贫困村、贫困户基本情况,要求第一书记到岗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通过召开党员会、群众代表会、村社干部会等方式了解村情民意,通过走访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开展调查研究,结合“五看”(看住房、看存粮、看教育、看技能、看健康)、“三问”(问本人、问干部、问群众)等土方法,开展“回头看”工作,突出“看”

扶贫对象准不准、“看”脱贫需求明不明、“看”指标数据真不真,全面了解贫困人口家庭情况,建立“一户一档”脱贫工作机制,对基本资料、帮扶情况、脱贫措施等信息登记造册,做到了户户有卡、村村成册。同时,结合村水电路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等情况,组织村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实事求是,综合分析,结合派驻单位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制定具体详细可操作的脱贫摘帽工作方案和集体经济发展计划,切实找准找优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方向和突破口。

深化宣传教育,转变脱贫攻坚思想。在扶贫工作中打破以往“输血”脱贫方法,要求第一书记把“扶贫”与“扶志”结合起来,重点做好村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结合“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在推进村干部和党员的学习教育方面,狠抓“三会一课”制度的执行落实,固定主题学习日,加强政治理论、脱贫制度、产业发展政策等知识的学习,力争做到吃透扶贫政策、把握发展要求,统一党员思想、凝聚扶贫合力。同时,通过入户调查、集中宣讲等方式用通俗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深化宣传教育,以脱贫攻坚的社会氛围引导群众,以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感染群众,以脱贫典型的人和事鼓舞群众,以脱贫特有的优惠政策支持群众,以脱贫攻坚的主体地位激发群众,以重点产业发展项目带动群众,以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群众,以党员干部的言行服务群众,彻底转变“等靠要”的旧思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较为坚实的思想和社会基础。

积极谋篇布局,探索脱贫攻坚路径。要求第一书记要树立大局意识,自觉把工作放到全州全市的背景下考虑,实施“挂图作战”工作法,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在脱贫举措上,坚持“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并重。全面落实扶贫各项优惠政策;开展村容村貌专项整治,旧貌换新颜,提振脱贫攻坚精气神;落实干部责任,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发挥党组织的纽带作用,把合作社、企业等“两新”组织的信息与群众生活需求生产活动对接,运用社会力量助力脱贫;协调扶贫小额贷款,提供技术培训,发展温棚种植、家庭养殖业;组建劳务输出组织,消化富余劳动力,增加群众收入;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拓宽就业选择面,搭建就业信息平台,提供社会招聘信息;开创电商销售平台,推介区域土特产品,拓宽增收新渠道;坚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把一切有效资源整合投入脱贫工作中,坚决做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市委信息)

上一条:【行政服务】德令哈市行政服务中心一季度完成各类审批服务事项19241件。 下一条:德令哈市五项措施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组织工作“执行落实年”

关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