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兴教,德令哈市多管齐下,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提升工作。
一、学校管理方面
一是推进学校行政管理精细化。制定目标,规划本校的发展蓝图,明确行政事项、明确岗位职责、明确履职考核,在学校规范管理上求突破。二是推进学生教育管理精细化。重理想信念教育、重公民意识教育、重优良传统教育、重行为养成教育,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上求突破。三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精细化。重课改、重课堂、重教研、重检测,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求突破。四是推进激励表彰制度完善化。为了搭建起从小学到初中质量检测同一平台,根据对各校的综合考核评价,在教师节大力表彰“十佳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先进学校”,营造比、学、赶、帮、超和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五是制定学困生的转变计划、措施。由于乡村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导致学生对学习不主动,未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较低,要求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
二、教研工作方面
一是送教下乡。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德令哈市每学期安排各结对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教研活动,进一步促进我市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互补,增进城乡教师的相互学习。二是加强校本教研。通过各校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磨课研课、听课、评课等途径寻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讨教学方法和改进办法,进行实实在在的实践探索,激励广大教师的自主和创新精神。三是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依托海西州教育局举办全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能手评选暨岗位大练兵活动,进一步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四是成立名师工作室。以成立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加快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同时,为推进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五是共享录播教室。充分利用浙江对口支援、支教、教育脱贫结对帮扶等工作机制和浙江省杭州市教学援助,邀请对口地区、学校专家和优秀教师对我市存在的教学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进行指导,并积极组织对口援助双方师生开展互访交流活动,不断加强和改进教学工作,拓宽师生视野。六是成立“杭州班”。依托浙江省杭州市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成立了第四届“杭州班”(一中两个班,二中一个班),做好学校“传、帮、带”工作,把教学实践经验差的教师以及新增教师明确为学校骨干教师的“帮、带”对象,促进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力争在短时间内掌握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队伍建设方面
一是继续依托国培、省培等培训,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全市各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二是利用浙江省杭州市的对口支援、结对帮扶等各项工作机制,借助浙江省杭州市学校的2所初中、3所小学对我市的4所初中、11所小学,一对多开展教学援助,以此提高我市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三是送教下乡,促进我市教育均衡发展。为促进我市教育均衡发展,结合中小学实际,制定以市区学校优秀教师带动乡镇学校教师的对口帮扶机制,建立城乡互帮互助的教研热线。市区部分学校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积极承担送教活动,以此提高乡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