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德令哈市按照“壮大主导产业,培植特色农牧业”的思路,着重打造有机枸杞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目前,德令哈市枸杞播种面积达9.68万亩;全市参与枸杞种植散户达300余户;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及企业60余家,其中,4家企业通过有机认证,6家企业通过国内绿色认证;全市有机枸杞认证0.4719万亩,绿色枸杞认证1万亩,建成枸杞烘干线315座年烘干能力达650吨。2019年,枸杞产量达18780吨,产值5.6亿元。
一、绿色有机认证力度不断加大。围绕生态、环保的区域优势及特色生物资源,绿色、有机、无公害认证申报力度不断加大,结合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试点行动,开展有机肥、有机叶面肥等方面的物化补贴和减产损失补贴,积极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各项关键技术,有效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绿色有机枸杞试点面积达2万亩。
二、枸杞产品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按照“产品商品化、商品品牌化、品牌市场化”的思路和品牌梯次创建模式,鼓励全市枸杞加工企业和经营主体积极注册企业商标,打造特色品牌。同时,以节会促宣传,借助第十二届青洽会、第二届柴达木(国际)富硒枸杞节、美丽中国田园博览会、三区三州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专场等活动平台和利用新闻、报刊、网络等载体,多角度、全方位加大我市枸杞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昆仑山下柴达木富硒有机枸杞”的知名度。2019年,通过承办“第二届柴达木富硒有机枸杞节”,进一步扩大了柴达木枸杞的影响力,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
三、枸杞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按照“标准规范、安全监管,两个市场、以外带内,示范引导、促进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枸杞产业为重点,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通过“互联网+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对上市枸杞产品质量安全开展自检工作,全面落实追溯点枸杞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同时,出台《德令哈市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农业投入品控制体系实施办法》《德令哈市国家级出口枸杞质量安全示范区疫情疫病及有害生物监控体系实施办法》《德令哈市枸杞疫情监测工作计划及控制措施》《德令哈市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质量追溯管理控制体系实施办法》等管理文件,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能力,规范农畜产品生产,提升农畜产品质量提供了全面的制度保障。
四、枸杞产业助力脱贫攻坚。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辐射带头作用,通过发展枸杞产业,努力增加农牧民群众家庭收入。据统计,2019年,全市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收入达5824万元,其中,从事枸杞发展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收入达1743万元。辐射带动农民300余户,其中,带动贫困户50余户,人均增收2000余元。
五、龙头企业等组织所起的带动作用及发展前景预测。目前,已有同仁堂、德令哈林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枸杞深加工企业入驻德令哈绿色产业园区,形成枸杞养生食品、枸杞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三大产业链,主要以枸杞精深加工、健康保健品生产、生物制剂、科技研发、商贸物流、大宗交易等方面为主,生产枸杞干粉、枸杞黄酮、枸杞酵素、枸杞酒和枸杞茶等系列产品,对我市枸杞产业链的延伸和枸杞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随着全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项目持续推进,以及开展农产品持合格证上市制度的逐步推行,柴达木有机枸杞市场前景将会迎来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