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德令哈市以生态扶贫为引领,紧紧围绕加强生态建设总体要求,以全面构筑生态屏障为己任,狠抓林草工程建设,严格落实目标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林草系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和脱贫攻坚中的作用,顺利推进林草各项工作。
一、全力做好草原保护工作。一是狠抓林草工程建设。青海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2019年德令哈市草原有害生物防控(鼠害)项目防治高原鼠兔160万亩,防治工作于2020年1月8日已通过市级自查验收;青海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2019年度德令哈市(第二批藏区)沙化治理项目草地治理种草4万亩,2020年5月已全部完成;青海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2019年度德令哈市草原有害生物防控(第二批藏区鼠害)项目防治高原鼠兔180万亩,当年大面积防治180万亩,成效巩固防治55万亩,4月30日通过市级自查验收。二是严格落实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制作草原防火宣传牌6块、印刷草原防火宣传册、传单1000份、横幅30条(6米)、宣传用品1000份。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微信等主要媒体,广泛宣传;组织辖区内13个牧业区草原生态管护员参加草原生态保护及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培训及演练,进一步提高草原生态管护员草原生态保护和森林草原防灭火技能;深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对春风、清明前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隐患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二、扎实开展公益林保护工作。德令哈市2020年国有管护面积310.98万亩,实行家庭合同制管护69.89万亩1064户,聘用护林员共计514名,其中,社会护林员375名,生态公益性扶贫岗位139名(4人为生态公益性家庭农牧民扶贫岗位);另外聘用专业技术人员40名,技工8人。一是加强公益林资源保护。禁止乱捕滥猎、乱砍滥伐。加强公益林管护站点建设,完善公益林管护体系,对典型公益林生态系统,划建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实施重点保护、永久保存。二是加强公益林管护。建立“五定”护林员责任制(即定管护区、定面积、定任务、定职责、定报酬)和相关管理规章制度。要求管护人员准确掌握管护责任区的四至界线、了解民情、林情和山情,做好每日管护日志。定期巡护本责任区林木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协助责任区造林、抚育、封山育林等各项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同时,进行护林监督,防止发生对林木乱挖乱砍的现象,协助乡镇政府和森林公安局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和制定防火公约。三是公益林项目建设。德令哈市2020年公益林建设主要包括人工造林、网围栏建设等。为增加德令哈市林地面积,提高绿化率,安排人工造林300亩,安排网栏建设14950米。
三、不断加强沙漠化防治工作。一是大力实施沙漠防治项目。2020年实施沙漠化防治工作项目三个,2019年德令哈市沙漠化土地治理项目,生物治沙3000亩;青海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2019年度德令哈市沙化草地治理项目;青海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2019年度德令哈市沙化治理(藏区)项目。二是加快沙区产业发展,努力增加群众收入。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下,充分挖掘沙区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充分发挥林草产品纯天然、无污染、可再生的优势,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建设。三是因害设防,改善道路生态环境,保障交通安全。坚持以生态效益为目标,防风、固沙、绿化、美化道路为核心,通过节水灌溉、人工植树造林、围栏管护等措施,建立以乔、灌木为主防护林体系,遏制了风沙对公路的威胁。四是加强沙区植被覆盖。将退耕还林工程、退牧还草工程、国家重点公益林项目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作为沙漠化防治建设的主战场,积极争取国家林业建设资金,加大对重点区域的防治工作,从而将局部造林、小规模治理,逐步向整体治理、快速推进转变,全面推动我市沙漠化防治工作健康、协调、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