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本地要闻 >> 正文

德令哈市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法律援助工作

来源:

近年来,德令哈市不断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强化网络体系建设,精准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切实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一、健全法律援助体系。一是积极构建市、乡(街道)、村(社区)三级法律援助工作网络,做到市区有法律援助窗口,乡镇(街道)有法律援助工作站,村(社区)有法律援助联络点,站点有负责受理法律援助申请的联络人。同时,在工、青、妇、残等社团组织及律师事务所、看守所设立16个法律援助工作站,使法律援助触角延伸到最基层。二是制定完善咨询接待、案件指派、案件质量监督管理等制度,明确援助工作职责及范围,规范援助案件的审查、受理、指派和办理程序。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组建法律援助案件评估团队,定期组织开展案卷评查活动,切实提高办案质量。三是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把工作落脚点放在多办、办好法律援助案件上,在保证刑事指定辩护案件办理的基础上,加大民事、非诉讼法律援助案件的承办力度,实现办案数量稳中有进。四是积极构建“互网+公共法律服务”线上平台,建立公共法律服务高清视频会议系统,通过中心法律服务视频室,为基层群众提供“面对面”法律咨询;通过拓展德令哈普法微信公众号功能,设立智能咨询机器人、律师人工咨询频道等功能,进一步提升服务手段。五是扎实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全市60个村(社区)聘请了法律顾问,基层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建立“公共法律咨询服务微信群”,使群众能够足不出户就能获取法律服务。开展律师法律援助值班工作,在市人民法院、看守所、市残联、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派驻值班律师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确保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得到及时解决。六是择优选派2名公共法律服务亭宣传员,及时向群众开展线上、线下法律服务指引,为群众普及12348青海法网及法律服务亭使用流程,介绍公共法律服务事项和路径,解答各类法律问题,满足群众基本法律服务需求。

二、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将法律援助宣传工作纳入普法规划,充分利用各类专题宣传活动,通过咨询台、电子屏、展板、横幅等形式,积极宣传法律援助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将法律援助宣传工作与法律“七进”活动相结合,组织法律援助工作者、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农贸集市、工地、学校等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政策、法律问题。三充分运用微信、QQ等媒介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普及法律援助相关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地扩大工作覆盖面,提升群众知晓率。

三、助力脱贫攻坚。一是扎实开展“法援惠民生”活动。为全市扶贫对象、残疾人、农民工、老年人等开辟绿色通道,对其申请法律援助免予经济困难审查,重点做好农民工申请劳动报酬、确认劳动关系、工伤赔偿维权等援助工作。二是组织全市村居法律顾问,对乡镇街道、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法律意见,修订村规民约,为精准扶贫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印发《常用法律法规汇编》600余册、购置法律图书籍6720册,实现村级“法律图书角”全覆盖。三是将法治宣传与疫情防控工作相结合,做好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法规引导。利用“德令哈普法”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涉企政策法规,引导企业顺利复工、依法经营。组建企业法律服务团,向企业公布全市调解、法援、公证等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地址及联系方式,为复工企业及员工提供政策法规解读和咨询服务。

上一条:智能化城市管理 下一条:德令哈市精准施策 助力“地摊经济”

关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