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本地要闻 >> 正文

德令哈市全力做好依法治市工作

来源:

今年以来,德令哈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快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创新法治宣传教育为着力点,以深化多层次多领域法治创建活动为抓手,全面推进依法执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各项工作,有效发挥了法治对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引领和保障作用。

一、推进依法行政为主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印发《关于落实全市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机制的通知》,明确各执法机关重大执法决策审核主体、审核范围、审核程序等内容。在全州率先建成寺院法律顾问制度,为广大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切实推动宗教事务依法管理。二是全面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监督。采取全面甄别、逐项核查的方式,完成第四次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梳理出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8件、废止失效14件、拟修改6件。截至目前,审核《德令哈市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等合法性文件5份。

二、全面推动“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市级417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集中办理,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持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完成561项申请类服务事项对接工作,保留行政审批事项75项,便民服务事项172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60项。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全面推行“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建立投资项目并联审批机制,实现非涉密投资项目“在线申报、统一受理、并联办理、依责监管、全程监察”,企业登记办证时限由过去的8.5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深化知识产权宣传,引导企业树立商标品牌价值理念,提升商标运用保护和品牌经营管理能力,夯实品牌强市基础。落实住所(经营场所)自主申报承诺制,放宽登记条件,精简登记提交材料;落实企业简易注销制度,规范企业注销流程。截止目前,累计注销各类市场主体529户。积极落实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的贴息政策,共协调19家中小企业申报2020年地方特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三、促进公正司法为根本,提升司法公信力。一是全面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与青海欣驿心理咨询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建立起司法行政主导推动,社会组织自主运作,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社区矫正工作新格局。二是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积极推行诉讼引导、立案审查、咨询解答、诉前调解等“一站式”便民服务。利用信息化促进审判质效的提高和司法信息的公开,依托网站依法及时公开执法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三是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对照《青海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行政执法证年审、注销、申领工作,截至目前,共审查执法资格人员151名,注销36名,申请62名。抽调各执法部门专业法制工作人员及律师组成专项督察组,对全市17家执法单位进行了全面督导检查,反馈了四个方面12类问题,要求认真落实整改。

四、以建设法治社会为宗旨,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一是创新社会治理新模式。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大下访大排查大调处”“市级领导接访”等活动,严格执行“以案定补”工作制度,截止目前,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10件,成功调解110件,调解率100%,协助追回农民工工资420万余元;“雪亮工程”建设初见成效,实现了重点区域﹑场所﹑部位﹑行业和主干线﹑卡口高清视频监控全覆盖。二是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制定印发《德令哈市2020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明确79个重要宣传节点,完善各部门各单位宣传内容及责任清单。“德令哈普法”公众号通过添加律师人工咨询频道、智能咨询机器人“互联网+法律服务”功能,全面推进网络宣传学习新模式。截止目前,制作法治宣传微视频8部,开展国家工作人员法宣在线答题10次,组织干部群众网络微信平台学法答题7次,共计参与人数达到23000余人次。积极开展全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诚信守法示范企业”“谁执法谁普法示范点”创建评选活动,全市共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7个,申报省级诚信守法示范企业3家,省级依法治学示范校2家,州级验收通过“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示范寺”1家。全力打造青年林法治文化公园、昆仑路法治小游园等不同类别普法阵地,同时,在全市举办第二届法治文化书画展,展出作品270余幅,全面营造全市浓厚法治文化氛围。9月份“七五”普法工作顺利通过州级验收。

上一条:德令哈市多措并举积极开展风险大排查大整治工作 下一条:德令哈市稳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向好

关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