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本地要闻 >> 正文

推动产业升级 助力经济发展

来源:

近年来,德令哈市立足本地及周边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实施周边优势资源转换和产业骨干企业培育战略,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上下功夫,着力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一、实施传统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原有纯碱、水泥、氯化钙、新型建材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西部镁业在超细高纯氢氧化镁和电熔镁砂领域技术突破优势,大力推动盐湖镁资源在高级耐火材料、透视性耐高温材料等产业链发展,推进电熔镁砂等高端产品在军民融合领域的应用,实现镁资源高附加值转换。同时,按照“废液卤水—碳酸镁/氢氧化镁—高纯氧化镁/镁砂、镁系阻燃剂”产业链,积极谋划完善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条,加快构建百万吨级镁系化合产业集群,建设中国西部镁都。

二、依靠周边产业基础,加速发展新材料产业。紧盯前沿科技,紧密结合柴达木盆地资源优势和产业现状,洽谈和落地一批未来市场预期好、科技含量高的新材料项目,推进全市新材料产业规模化发展。目前,已引进聚纤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绿纤科技特种纤维、青海镁都特种耐火材料及PAC净水剂、杰青科技结构板材、青元泛镁高强高韧镁合金材料、青海高正聚苯硫醚纤维等项目。

三、紧盯产业顶端市场,培育锂电池产业链。把握锂产业发展契机,依靠柴达木盆地丰富锂资源,在全州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工业级碳酸锂和电池级碳酸锂的基础上,建设碳酸锂下游正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电芯组装以及电池动力包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打造锂产业集群。目前,青海盈天5亿WH石墨烯锂电项目、青海恒信融锂2万吨碳酸锂项目已建成投产,青海聚之源2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已基本建成并准备投产。

四、把握发展机遇,打造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立足现有技术积累、制造能力和产业组织基础,进一步推动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引进中广核、浙江中控等企业,建成1549兆瓦新能源发电项目;在建风电项目5个,装机容量399.5兆瓦。培育青海明阳、海西华汇等企业,形成180万米管线、1万吨电线电缆、300兆瓦高原型风机制造、15万套光热镜架、10万吨镀锌件、1000套风力发电机组塔架、2万吨特种紧固件等产品产能。新能源装备制造体系进一步完善,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五、培育生物加工龙头企业,打造特色生物产业大品牌。一是围绕枸杞这个最具优势的特色生物资源,着力引进枸杞深加工企业。建成沃福百瑞有机枸杞全产业链、华牛生物枸杞酵素项、杞珍枸杞白刺果精深加工项目。二是深度挖掘高原生物资源特性,各类生物产业精彩纷呈。和润20万吨有机肥、双合生物有机肥、伊明农牧牛羊肉加工、4.2万套梵润本草、安第斯藜麦秸秆综合利用、藜麦种植加工等项目已基本建成,青海瑞肽牦牛和藏羊蛋白肽产业化项目、海西青园卓玛药业藏红花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山东水发农牧集团牦牛骆驼产业一体化项目均在抓紧建设当中。

六、积极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依托援青、招商、园区平台,大力建设飞地经济产业园。目前,建成德令哈飞地经济产业园49栋标准化厂房及配套服务设施,入驻德令哈市谷榕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区块链大数据产业项目、德令哈音发纸业有限公司纸类加工项目、石墨烯供暖项目。并与辽宁省大石桥市签订了飞地经济投资协议。

七、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抓住大数据等信息产业纳入直购电政策范围、信息产业企业用电成本降低的有利契机,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项目。已建成火箭客数码科技10万台大数据备份服务器托管中心示范项目、德令哈漫科技有限公司3万台服务器区块链技术数据机房项目,谷榕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实施的30000KW区块链数据中心及大数据中心项目一期已基本建成,正在进行二期项目谋划。

上一条:德令哈市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 下一条:德令哈市编牢织密做好社会救助工作

关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