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德令哈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持续巩固“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成果,按照构建全域基层党建“1671”工作格局,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
强化政治引领,优化顶层设计 党建模式初显成效
探索德令哈市“1671”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制定《德令哈市基层党建工作基本规范(试行)》《德令哈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试行)》等相关制度办法,让基层党支部建有标尺、抓有方向、评有依据。针对农村牧区、社区、机关、中小学、国有企业、公立医院、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7个不同领域明确党建工作基本遵循和管理标尺,运用系统思维推动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采取“书记破难点、部长抓重点、联动解难题”领办党建项目方式,全市11个党(工)委立项13个市级党建项目,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及时总结推广“一河两岸”“巴音红韵”等党建品牌创建理念和做法,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持续激活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和发展功能。
聚化组织架构,量化联动标准 工作载体不断拓宽
大力实施基层党建“四联五亮”工程。推行“街长制”,25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担任各主次干道“街长”、40个相关职能部门为责任单位,实行分片分路段常态化治理。结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27名县级领导干部包联7个乡镇街道、42个行政村、18个社区。3个街道工委建立“街道大工委+X”模式,155个共驻共建单位整合资源、主动报到。42家机关党组织、390余名机关在职党员下沉14个城市社区、155个住宅小区、100个基础网格,实现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服务在基层”。进一步发挥德令哈工业园党群服务中心作用,与园区建立“地企联盟”双轮驱动工作格局。大力实施“网格点亮”工程,立足社区“小网格”,推动城市“大治理”。
固化培训体系,细化教育模块 党员素质更加过硬
分领域分类别细化党员培训班次计划,明确培训对象、时间、内容、方式和要求。组织7个乡镇街道750余名党员开展2021至2022年度农牧民党员冬春训。举办为期12天的乡村振兴能力提升专题网班,全市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共79人参训。紧紧围绕党员发展工作“控制总量、优化结构、保证质量、发挥作用”的十六字总方针,从规定要求、程序标准、时间节点等方面统筹考虑,举办2022年度上半年发展对象培训班,全市150余名发展对象参训。举办“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培训班,全市各领域160名党员参训。结合村(社区)换届“回头看”工作,举办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班,60名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参加集中培训。通过分领域、分批次集中培训,使广大党员对自身有了更准确的定位,对工作有了更清醒的认知,对形势有了更深刻的分析,能够以更优的状态积极履职尽责,为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奠定基础。
深化党建引领,实化工作举措 乡村振兴持续推进
持续深化党建核心引领,制定印发《德令哈市强化党建核心引领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百条措施》,进一步明确发展村集体经济具体措施。全力推进全市22个中央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扎实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排查整顿及村级换届“回头看”工作,调整村(社区)“两委”委员23名。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向全市22个脱贫村、乡村振兴示范村选派66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人才支撑。持续推进村(社区)干部学历提升工程,53名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学历得到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