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德令哈市创卫动态 >> 正文

氛围营造再提高 创卫成果再巩固

来源:市爱卫办

为进一步巩固创卫工作成果,提高广大市民对爱卫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我市采取五项措施,大力开展氛围营造工作,力促爱卫工作形成长效化机制。

——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开通德令哈创卫微信、短信、网站平台,实时发布创卫动态、创卫成果。在德令哈晚报、市电视台、广播开设专栏专刊,全面宣传卫生知识、创卫典型。建成创卫文化墙、文化长廊近20公里,先后在飞机场、火车站、中心广场、奥运广场、庆华广场、西部矿业广场和金源商城、集贸市场等重点区域以及柴达木路、巴音河两岸等重要路段设立大型创卫广告宣传牌70余块,更换道路指示牌30余块,在长江路悬挂横幅100条;制作印发创卫工作“口袋书”5000册、发放创卫倡议书2万余份、创卫工作日志400份、创卫相关宣传品4万份,在出租车、机关单位、“六小”行业等重点公共场所张贴禁烟标识1万余份;各单位、各部门、个体户滚动播放创卫宣传片。印发《市委书记、市长致广大市民朋友的一封信》《德令哈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倡议书》《全民参与、全力以赴、坚决打赢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攻坚大会战倡议书》《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倡议书》,有效动员了全民参与创卫工作,提高了市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开展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州、市两级爱卫会充分利用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等健康宣教平台,共举办外展宣传163场次,出动医务人员87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5万余份。以爱国卫生运动65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海西网联合多家部门成功举办“星空之城”2017最美城市一角手机摄影网络投票评比活动,以“城市之美、全民看见、城蝶变、美无域”为主题,让市民用镜头更好的捕捉、感知、记录和见证城市的发展变迁;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迎接疑似敏感词,举办了“喜迎十九大,共筑中国梦”创卫摄影展,200幅精选作品记录展示了我市创卫以来的奋斗历程和精彩瞬间,以及柴达木新城的文明建设之美、人文风貌之美和自然生态之美。同时,多次联合组织开展全市义务大劳动,动员全民参与;开展创卫自行车骑行大巡游、环城赛等活动,吸引6000余名市民和志愿者积极参与;组建工人创卫、卫生创卫、教育创卫、商业创卫、巾帼创卫和千人义务监督员队伍,在各主干道、繁华商业区、人流集中地段开展卫生清扫、卫生监督,提高了创卫社会参与率。截止目前,市民对城区卫生状况的满意率达99%,创卫工作支持率达95.2%。

——推进健康教育,提升市民健康素养。结合国家

“健康素养促进市”创建契机,开展多形式、全方位、密集式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全市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实行工间操制度,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101名,每千人达2名,80%的社区实现体育健身设施配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率达35%,成功打造健康教育一条街、全民健康步道和健康主题公园。举办“首届马文化艺术节”、第三届“阿力腾夏嘎”牧民篮球赛、首届排球赛、环托素湖绿色长征徒步行、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等系列健身活动。在市电视台专门开辟健康教育专栏,宣传健康知识;在车站、机场、广场、公园和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400多处,广泛开展健康免疫、卫生防病等知识宣传,共计开展健康巡讲80多场次,9.5万余人次受益,健康教育知晓率达到81.2%。把健康教育列入各中小学、幼儿园教学计划,大力开展生理、心理、急救等基本卫生知识教育,各学校健康教育课开课率均达100%。

——加大培训,学习先进工作经验。市爱卫办先后6次邀请国家、省爱卫专家来我市培训创卫知识。针对《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八大项40小项内容进行创卫专题培训,为我市开展创卫整改工作明确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同时,市爱卫办积极组织创卫办、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分别赴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西宁、格尔木考察学习交流创卫工作经验,在考察学习中,考察学习人员找到了差距、提高了认识、开拓了思路,为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创卫工作任务奠定了基础。

——开设曝光台,促进市民文明素养水平。为切实加大对市民不文明行为的管控、处罚力度,增强文明意识,引导广大市民以实际行动自觉支持、配合、参与卫生城市创建。我市积极设立政府热线、微信平台、海西在线、电视台、德令哈晚报等曝光平台,开通市民投诉建议电话、邮箱,同时组建了千人创卫义务监督员,在各主干道、繁华商业区、人流集中地段等地进行监督,共曝光不文明行为230余条。

通过以上举措,增强了市民的文明意识,提高了市民对爱卫工作的知晓率与满意率,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巩固了创卫成果,爱卫工作长效化局面逐步形成。

上一条:开展第30个爱国卫生月专题活动 下一条:多措并举 全力以赴扎实落实创卫整改再创新成效

关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