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缓缴减免各类税费
1.延续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继续分别按10%和15%加计抵减应纳税额。(责任单位:市税务局、市财政局,政策咨询电话:8223509、8228785)
2.扩大“六税两费”适用范围,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按50%税额幅度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六税两费”的适用主体,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扩展至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符合条件的服务业市场主体可以享受。(责任单位:市税务局、市财政局,政策咨询电话:8223509、8228785)
3.根据条例授权德令哈市按程序对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纳税人给予减免。符合条件的服务业市场主体可以享受。(责任单位:市税务局、市财政局,政策咨询电话:8223509、8228785)
4.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中小微企业2022年度内新购置的单位价值500万元以上的设备器具,折旧年限为3年的可选择一次性税前扣除,折旧年限为4年、5年、10年的
可减半扣除。企业可按季度享受优惠,当年不足扣除形成的亏损,可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符合条件的服务业市场主体可以享受。(责任单位:市税务局、市财政局,政策咨询电话:8223509、8228785)
5.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在2022年度将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60%最高提至90%。符合条件的服务业市场主体可以享受。(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市市监局、市文旅局,政策咨询电话:8219912、8223509)
6.对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国有房屋,2022年减免3个月租金。鼓励非国有房屋租赁主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合理分担疫情带来的损失。对减免租金的房屋业主,2022年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根据条例授权和德令哈市实际,报请省政府同意后给予减免。因减免租金影响国有企事业单位业绩的,在考核中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认可。(责任单位: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工信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政策咨询电话:8228067、8228785)
7.落实落细西部大开发等税费优惠政策,支持企业纾困发展。(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税务局,政策咨询电话:8228785、8223509)
8.2022年暂停航空运输企业、铁路运输企业预缴增值税一年。(责任单位:市税务局、德令哈机场分公司、德令哈车务段,政策咨询电话:8225867、8200012)
9.2022年免征公交客运、出租车、长途客运、班车等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责任单位:市税务局、市交通局,政策咨询电话:8228567、13909776662)
10.对受疫情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无力足额缴纳水费的中小微企业办理延期缴费;缓缴期限最长不超过180天,缓缴期间,不断供,缓缴期满后企业足额补缴所欠水费。(责任单位:市供水公司,政策咨询电话:8226589)
11.对受疫情影响且缴纳气费困难的企业,不停止供应,可由企业申请办理最多30天的延期缴费。(责任单位:正和天然气有限公司,政策咨询电话:8225176)
二、提升社保帮扶水平
12.落实延长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失业保险继续执行总费率1%(单位费率0.5%,个人费率0.5%)不变,工伤保险继续执行企业(含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缴费费率按行业基准费率降低0.15%的基础上下调50%、非企业单位缴费费率按行业基准费率下调50%、工程建设项目缴费费率由1%下调至0.5%的政策。(责任单位:市人社局,政策咨询电话:8219912)
13.落实企业新增就业岗位吸纳就业社保补贴和一次性奖励补贴,企业新增岗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可以享受社保补贴和一次性奖励补贴。吸纳以上人员按企业实际缴纳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给予补贴(不包括个人应缴纳部分),每吸纳一人给予1000元的标准奖励。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劳动合同期内补贴5年;吸纳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的,劳动合同期内补贴4年。(责任单位:市人社局,政策咨询电话:8209699)
14.根据省级相关政策落实企业职工培训补贴,符合条件企业职工参加岗前培训、安全技能培训、转岗转业培训的按600元/人次标准给予企业补贴;职工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给予企业5000元/年/人职业培训补贴,由企业自主用于学徒培训工作。(责任单位:市人社局,政策咨询电话:8219862)
15.结合我市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基金结余情况,对符合条件的餐饮、零售、旅游企业(含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执行阶段性缓缴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政策措施,缓缴期内免收滞纳金。(责任单位:市人社局,政策咨询电话:8217137)
三、强化金融信贷支持
16.引导银行用好2021年以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的资金,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优先支持困难行业特别是服务业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责任单位:人民银行海西支行、市金融办、各驻市金融机构,政策咨询电话:8226275、8331172)
17.继续推动金融系统减费让利,落实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推动实际贷款利率在前期大幅降低基础上继续下行,降低银行账户服务收费、人民币转账汇款手续费、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减轻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成本压力。(责任单位:人民银行海西支行、市金融办、各驻市金融机构,政策咨询电话:8226275、8331172)
18.强化银企对接,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投放信用贷、首贷力度。鼓励金融机构设立更多面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贷款产品,以优惠利率提供贷款支持。支持银行机构向中小微企业发放循环授信、随借随还贷款,落实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等政策要求。(责任单位: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各驻市金融机构,政策咨询电话:8331172、8228397)
19.对因疫情等影响存在临时性还款困难且符合相关规定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继续实施延期3个月的政策,延期手续可通过自助延期申请(线上“建行惠懂你”APP)和手工延期申请(线下营业网点)两种方式进行办理。(责任单位:建行海西州分行,政策咨询电话:8217137)
20.积极落实小微企业“两禁两限”政策,对小微企业唯一账户管理费予以免收、企业网银服务费执行半价优惠政策,经核实企业经营规模符合四部委小微企业划分标准的,在抵押、评估等环节费用均由各行承担。根据政策变化及时下调普惠金融贷款年利率及针对疫情政策支持的部分行业贷款客户贷款执行优惠年利率。(责任单位:市金融办、各驻市金融机构,政策咨询电话:8331172)
21.贷款存续期小微企业客户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偿还本金,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及时报送续贷申请,完成续贷业务。受疫情影响逾期还本付息,及时为借款人发起征信信用修复申请。(责任单位:工行海西支行,政策咨询电话:8222662)
22.缓解个人贷款客户还款压力,延长客户贷款还款期限,其中,一年以内(含)的贷款,累计延长期限不超过原贷款期限;一年以上的贷款,累计延长期限与原贷款期限相加,不得超过该贷款品种规定的最长期限。(责任单位:工行海西支行,政策咨询电话:8222662)
23.根据个人贷款客户实际还款压力和需求,对原借款合同约定的还本付息方式以及贷款额度循环使用方式进行变更调整。(责任单位:工行海西支行,政策咨询电话:8222662)
24.允许个人贷款客户在贷款存续期内约定一段时间暂不归还贷款本金,宽限期单次最长不超过12个月(含),累计不超过36个月(含)。(责任单位:工行海西支行,政策咨询电话:8222662)
25.统筹好线上渠道、远程渠道等非接触服务,创新服务模式,做好服务承接,为客户提供全天候、多渠道、一体化服务,确保与客户沟通连接不间断。(责任单位:工行海西支行,政策咨询电话:8222662)
四、部门联动助企纾困
26.积极争取省级促消费专项资金和省级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中小餐饮、零售企业支持力度,鼓励餐饮、零售企业通过数字化赋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降低运营成本,减轻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促进餐饮、零售市场主体健康化、品质化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财政局,政策咨询电话:8224321、8228785)
27.对餐饮企业防疫、消杀支出给予适当补贴,2022年给予餐饮企业员工定期核酸检测不低于50%比例的补贴支持。(责任单位:市财政局,政策咨询电话:8228785)
28.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降低相关餐饮企业经营成本。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对市域内的餐饮企业,给予阶段性商户服务费优惠。(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监局,政策咨询电话:8224321、8217269)
29.“德令哈市尊老爱幼中央厨房”在原有基础上每人每天再给予5元就餐补贴。就餐补贴在老年人、儿童、环卫工等优惠对象给付就餐费用时自动扣减,扣减额度由养老助餐点先行垫付,后由政府予以补贴。(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财政局,政策咨询电话:8302662、8228785)
30.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将符合规定举办的工会活动、会展活动等的方案制定、组织协调等交由旅行社承接。针对娱乐场所许可申请需求,通过专人对接、一企一策等方式,提供多维度、全要素、全方位的业务指导和精准服务。(责任单位:市文旅局,政策咨询电话:8219101)
31.鼓励、支持、引导旅行社企业在现有经营许可规定的业务经营范围内,顺应“旅游+”发展趋势,经相关部门依法审核备案后,增加承揽专业性会议、会展、节庆、赛事等非包价旅行业务经营范围,着力拓展多元化文旅消费渠道。(责任单位:市文旅局,政策咨询电话:8219101)
32.政府采购住宿、会议、餐饮等服务项目时,严格执行经费支出额度规定,不得以星级、所有制等为门槛限制相关企业参与政府采购。(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财政局,政策咨询电话:8219101、8228397)
33.及时跟进新能源公交车运营相关优惠政策措施的研究制定情况,全力争取上级补贴政策扶持。(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交通局,政策咨询电话:8228397、13909776662)
34.积极申请车购税资金支持我市公路和综合货运枢纽、集疏运体系建设等。依托“以奖代补”考核系统平台,做好中央车购税中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奖补资金的争取工作。(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财政局、德令哈车务段,政策咨询电话:13909776662 、8228397)
35.鼓励客运站在保证交通基本服务功能的前提下,适度拓展车辆租赁、旅游集散、邮政快递、文化休闲、购物餐饮等功能,促进交通与关联消费产业集聚发展。(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国资委,政策咨询电话:13909776662、8222923)
36.适时开展线上购物节促销活动,组织企业参加绿色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帮助重点“菜篮子”经营企业拓宽销售渠道、加强产销对接。(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牧和乡村振兴局,政策咨询电话:8222923、8220097)
37.组织协调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青海技术中心精简报检流程,对企业在用临近检验期的承压类锅炉压缩检验时间,实现快速检验。(责任单位:市市监局,政策咨询电话:8229060)
五、帮助企业纠错修复
38.疫情防控期间,因未报企业年报被列入异常名录的企业,只要企业主动完成补报,并提交信用修复申请书和守信承诺书的予以信用修复。(责任单位:市市监局,政策咨询电话:8229060)
39.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办理相关证照及行政审批事项的企业,可申请延迟办理,相关延迟行为不纳入信用记录,已纳入信用记录的,可申请信用修复。(责任单位:市市监局,政策咨询电话:8229060)
40.对受疫情影响产生轻微失信行为的,实施信用豁免。(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市监局,政策咨询电话:8218402、8229060)
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41.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完善整治涉企乱收费协同治理和联合惩戒机制,以公用事业服务为重点,着重开展涉企收费检查,防止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效果被“三乱”抵消。(责任单位:市市监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政策咨询电话:8229060、8228397)
42.精准实施疫情防控措施,实施精准监测机制,运用大数据手段建立工业园区、餐厅、商超、景点、物流等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从业人员库,高效抓好流调“黄金24小时”,强化精准管控隔离,提高制造业、服务业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定期组织开展重点行业核酸检测,有效恢复和保持经济发展正常秩序。(责任单位:市疫情防控办公室,政策咨询电话:8229757)
43.建立健全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强化市级领导包联重大项目、产业链链长制等机制,高效协调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指导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相关纾困扶持措施。(责任单位:市发改委,政策咨询电话:8229007)
44.全面推行企业登记网上办事模式,并在办理业务时为企业提供免费邮寄营业执照的服务,全程零见面零接触,安全方便快捷,确保疫情防控“不松懈”,政务服务“不断档”。(责任单位:市市监局,政策咨询电话:8229060)
45.组建法律服务团开展涉企法律服务,积极为中小微企业研发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市市监局,政策咨询电话:8216929、8229060)